![]() |
當前位置:評價網(wǎng) > 國際會議專題 > 會議報告 > 正文 |
|
||||
|
||||
專家發(fā)言(七) 發(fā)言人:朱 明 主 題:高校作者論文產出的統(tǒng)計分析
![]() 朱老師的研究實證分析了科學技術獎勵政策對一所大學論文產出的影響。通過應用統(tǒng)計學原理分析某所大學發(fā)表于2004年至2009年間的6組論文來研究文獻產出的變化。朱老師的研究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首先,研究結果的論文產出分析不能代表教師的論文能力,因為這種方法評估的大部分論文是一般性期刊出版的。提高的論文產出能力應該注意到高層次的期刊論文和論文的引用率。從核心期刊論文產出的重要性檢驗來看,無論獎勵變化與否,2004年至2009年間各組論文并無顯著差異。因此,除了激勵因素外還應考慮其他影響高水平論文的產出因素,包括引進人才和著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其次,目前的激勵政策仍然集中在論文的數(shù)量上,而忽略了論文的質量。一般期刊論文產出數(shù)量的增加并不意味著科研水平就提高了,作者也許帶有功利性的心理發(fā)表文章,這很有可能會產生學術垃圾。對于這種狀況,我們必須利用期刊的影響因子、被引率、投入產出效率和其它評價指標來改變現(xiàn)有的激勵政策。
最后,應該指出我們不能只從論文產出來評估教師的科學貢獻。盡管如此,論文產出仍然是一個評估科學貢獻的重要指標,特別是那些論文被SCI或EI以及核心期刊收錄的作者,仍然代表了一些科研能力和實力。因此,激勵政策獎勵的重點應該是高水平期刊的論文。 (文/馬麗娜) |
||||
【中國科教評價網(wǎng)say1888.cn專題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fā)布者:wuhu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