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評價網 > 大學排行榜 > 評價與管理 季刊 > 2010-第4期 > 正文 |
|
||||
|
||||
地 點:珞珈山莊第四會議室
時 間:8:30~10:30
主持人:
王偉軍: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繼民: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黨委書記、副教授
樊秀娣:同濟大學辦學質量評估院主任、副研究員
黃仕軍:山東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
牛培源: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專家發(fā)言(一)
發(fā)言人:邱均平 教授
丁敬達 博士(代講)
主 題: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研究
11月6日上午,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丁敬達博士代表邱均平教授作了以“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價研究”為主題的報告。
首先,丁博士引入教育部制定的三個文件,指出科學、客觀地評價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 不僅對我國充分發(fā)揮高??萍純?yōu)勢, 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對高校認清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優(yōu)化資源配置, 規(guī)范科技管理, 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 推動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然后,丁博士分別對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評價模型與方法進行了介紹:探討并分析了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概念、研究現狀進行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確定了評價指標權重,說明指標數據的采集與處理、介紹了綜合評價數學模型。
接著,丁博士以“211工程”立項建設和教育部直屬的119所重點大學以及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普通大學排行榜前100強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實證分析,給出了中國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價前100強名單。
(文/陳 瑞)
專家發(fā)言(二)
發(fā)言人:劉朝馬 教授
主 題:大學評價與浙江理工大學的發(fā)展
11月6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學主管、教授劉朝馬作了以“大學評價與浙江理工大學的發(fā)展”為主題的報告。
首先,劉教授選取了四個主要的中國大學排行榜——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大學排名、中國校友會(CUAA)中國大學排名和網大(NETBIIG)中國大學排名,對其指標體系進行了介紹。
接著,劉教授分析了浙江理工大學(ZSTU)在上述排行榜中的排名情況以及影響該大學排名的因素,從而探討浙江理工大學當前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該大學發(fā)展的一些建議:科學制定目標定——教育研究型大學;提升排名——高質量的師資,充分發(fā)揮特色和優(yōu)勢(紡織、服裝技術做強做大),提高效率。
最后,他還探討了大學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希望能給中國綜合性大學的科學發(fā)展帶來一些啟示。劉教授認為雖然中國大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有待完善,但注意ZSTU的排名并提高其名次是ZSTU自身發(fā)展能力的需要,ZSTU應該抓住發(fā)展機遇,增強實力。大學評價是高等院校發(fā)展的產物,其影響越大,受到的爭議越大,我們高校要關注大學排行榜。
(文/向劍勤)
專家發(fā)言(三)
發(fā)言人:陳貴梧
主 題:信息計量研究領域論文的特征及分布(2000-2009)
11月6日上午,暨南大學圖書館陳貴梧老師作了以“信息計量研究領域論文的特點與分布(2000-2009)”為主題的學術報告。
陳桂梧老師探討了信息計量學領域2000年到2009年間發(fā)表的研究論文所顯示的全球性特點與發(fā)展趨勢,對所有來自Web of Science的7516篇論文的出版年、作者、機構信息、作者國籍與關鍵詞等項目進行了分析。
陳老師經研究發(fā)現:盡管英語國家研究人員是論文的主要貢獻者,但其他非英語國家,特別是中國、西班牙和荷蘭等國的研究者在這一領域已經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合著論文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單獨撰寫論文的現象正在呈現下降趨勢;(3)與引文分析、科學產出和文獻計量分析相關的研究得到了相對較多的關注。
最后,陳老師還特別提出,本研究首次以定量的方法從作者國籍方面對文獻進行了分析。國籍分析能夠反映研究界日益突出的國際特征。此外,本研究還分析了文獻的年均增長與分布,確定了最高產的機構和最多產的作家以及他們信息計量研究主要領域,同時還考查了文獻的著者模式和高頻詞,以幫助研究人員探索這個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文/向劍勤)
專家發(fā)言(四)
發(fā)言人:譚細龍 主任
主 題:論省屬師范院校的地位和功能評價
11月6日上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教師素質訓練中心主任譚細龍作了以“省屬師范類高校的現狀與職責評價”為主題的報告。
譚細龍主任指出:雖然大學評價在中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目前只有一種評價綜合類大學的指標體系。而對于中國這種多層次大學共存的特點,這個評價體系的效率顯然是不理想的。他認為,應該對大學評價的指標體系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大學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同一類型不同層次的大學也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省屬師范類高校不同于綜合類大學,同時也區(qū)別于附屬類院校,省屬師范院校屬于教學型院校,沒有博士點、碩士點、國家實驗室、院士,所以,有必要根據省屬師范類高校的現狀和特點建立一個獨特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這種特殊的評價促進這類高校的發(fā)展。
然后,譚主任介紹了目前省屬師范類高校的現狀,分別從高校的數量、發(fā)展速度、規(guī)模以及畢業(yè)生的供求情況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接著他分析了省屬師范類高校的職責,主要包括教育本校學生、培訓當地的教師、對高級教師的訓練和當地經濟部門的人事培訓等四個方面;
接著,譚主任重點分析了省屬師范類高校的評價問題,得到目前的大學評價體系并不適合省屬師范類高校的結論,他指出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師范類院校的特點,并且集中于評價教師培訓的質量,省屬師范院校的評價重點應是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的質量。最后,譚主任還提出了自己的評價指標體系,介紹了省屬師范院校的評價指標設計思路、具體指標體系的設計、對各級指標進行了分別介紹。
(文/王敏)
專家發(fā)言(五)
發(fā)言人:吳正荊 教授
主 題: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研究
11月6日上午,吉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吳正荊教授作了以“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研究”為主題的報告。
首先,吳教授對信息公平性、公共圖書館評價、基尼系數與洛倫茲曲線、服務人口與轄區(qū)人口等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對數據來源和評價指標及方法進行了說明。
然后,吳教授以吉林省為例對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分析,包括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基礎指標的公平性分析、服務指標的公平性評價、發(fā)展指標的公平性狀況。
最后,吳教授得到吉林省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的結果,分別從基尼系數和洛倫茲曲線看圖書館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并且提出吉林省基層公共圖書館資源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fā)展建議。
(文/王 敏)
專家發(fā)言(六)
發(fā)言人:高桂娟 副教授
主 題: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評估
——基于學生滿意度調查
2010年11月6日上午,同濟大學高教所高桂娟副教授作了以“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評估——基于學生滿意度調查”為主題的報告。
首先,高桂娟老師表示,全面質量管理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顯示,一個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我們要關注在高等教育中能形成質量評估范圍的學生滿意度。
其次,高老師對在以學生滿意度為重點的調查問卷基礎上開展有關于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學生問卷調查進行了較詳細的說明,指出該問卷包括17項,大約可分為兩類(設施及服務,教學)。并對發(fā)放問卷及回收問卷、有效問卷進行了統(tǒng)計。
最后,高老師得到滿意度會因學生的層次不同而不同的結論:博士生滿意度最高,碩士生其次,本科生排第三,??粕畹?。這也表明,中國高等教育雖然已經邁向了大眾化,但精英教育的價值依然存在;本專科學生處于不利地位;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還存在著不同的層次差異。本研究結果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依據,通過增加用以評估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標準,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更好的分析。
(文/馬麗娜)
|
||||
【中國科教評價網say1888.cn《評價與管理》季刊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fā)布者:qiuyu] | ||
相關閱讀:
·大會執(zhí)行主席、武漢大學副校長謝紅星教授致歡迎辭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碧暉教授講話
·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楊宗凱教授致辭
·國際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學會(ISSI)主席Prof. Ronald Rousseau講話
·關于我國高等教育形勢與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幾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