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評論員姜泓冰 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和社會責任。這樣的事,遠不是一次兩次心理干預、疏導就能解決的。 “你咒我考不上研,我讓你看不到明天的陽光!”——這是一句大四女學生在將一杯開水迎面潑向老師之后,給出的“解釋”。 11日,因點名未到遭老師批評,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的這名女生竟然在課間休息時拿起老師的保溫杯接滿開水,在老師準備向懂事的學生道謝時直接潑了上去,造成其面頸部燙傷。 因為學生的舉動而身體受傷的老師,是否會因為這意外而從此心情低落到“看不到明天的陽光”,還不得而知。毫無疑問的是,這一潑,確乎注定了該女生已與考研無分,其人生走向或許也會就此改寫。因為造成燙傷,警方已經(jīng)介入。學校方面也明確表態(tài),要依法依規(guī)處理,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和社會責任。家長后來解釋說,她對考研看得很重。 對于考研這件事,女生的確看得很重。重到因為一句“詛咒”,便全盤崩潰,寧愿以中止人生正常行進的代價來換取一個瞬間的回擊,在從老師批評到完成傷害的一個多小時里,竟然毫無反思與警醒,任由不理性行為發(fā)生。雖然身在政法大學,法律對于她,大約仍只是一段段需要背誦的條文和一門門考試科目,遠未深入精神。 在潑開水女生精神深處的,如果沒有法律意識、絕對理性和對他人生命的尊重,究竟會有什么? 那是從一個孩子降生之時起整個社會無處不在的功利態(tài)度,重“精英”,輕普通人;重“成功”,輕健康;重“知識”,輕“精神”;重自我,輕他人。整個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從家長到學校,都在忙著用大量僅供考試之用的知識、技能充塞填滿一個孩子的所有時間和全部大腦,生怕他們有一點點時間浪費在作為健全的社會人所應有的那些常規(guī)性項目上。為在一次次大小考試中拿到個好分數(shù),搏一個好前程,凡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紀便已壓力山大,生活與精神世界一起被逐漸擠壓得蒼白削薄,一面可能是學業(yè)上的所向披靡、無往不利,另一面卻已焦慮脆弱到禁受不得一點點意外打擊與挫折。于是,我們會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青少年僅為一門成績下滑而自殺、大學生僅為老師一句批評而傷人、名校研究生怨恨老師或同學至殺人的案件。 這樣的事,遠不是一次兩次心理干預、疏導就能解決的。用了僅二十多年,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博士制造基地,發(fā)表了世界第二多的高質(zhì)量論文,中國學生考高分的水平更無人能及。但,如果代價是一代人的蒼白脆弱、缺失理性與道德底線呢?孰重孰輕,值得思量。 人人呼喚教育改革,但我們時常忘了,教育改革的目標,絕不該是僅為了造就少量英才,而是為了培育一大批身心健康、不愚昧也不偏激的國民,造就一個適應現(xiàn)代社會、具有法治精神、道德觀念、健全理性的民族。離開了這一點,愈用力,愈可能“看不到明天的陽光”。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比考研高分更重要的是“看見明天的陽光”
·莫言曾上作家研究生班稱對創(chuàng)作有積極影響
·“媽咪研究生”悄然成為新人群(圖)
·廈大面向港澳臺招收碩博研究生
·女生開水潑教授 稱準備考研沒聽到上課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