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眼看就要開學了,太湖縣大石鄉(xiāng)一對姐弟卻在為誰去上學而相互謙讓著,姐姐陳先嬌不嬌氣甘愿放棄大學夢,弟弟陳先義講仁義自愿外出打工供姐姐上學。今年高考(微博),這對在磨難中牽手長大的姐弟雙雙中榜,但由于家境貧寒無力支撐兩個人同時上學,他們只能默默地做出有利于對方的選擇。 雙雙中榜姐弟真情讓學 這個夏天,在太湖縣大石鄉(xiāng)大明村,人們都在關(guān)注著一對姐弟的前途問題。這對“90后”姐弟出自同新村民組,他們在今年的高考中雙雙金榜題名——姐姐陳先嬌以507分的成績被合肥師范學院錄取,弟弟陳先義以569分的成績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錄取。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大明村同新組,陳先嬌、陳先義正在田間鋤草,為棉花整枝,他們臉上只見汗水,不見笑意。這個暑假,他們要么在田間勞作,要么在家分擔家務(wù)。按說一個家庭出了兩個大學生應(yīng)該高興,可是陳家人的喜悅之情很快就被焦慮取代了。 69歲的爺爺陳沛庭說,兩個孩子的錄取通知書送到家那天,全家人都激動得哭了,然而面對1.3萬元學費又犯起愁來。“焦慮孩子沒錢上學,全家人好幾晚都沒合眼。”看著家人心急如焚的樣子,姐弟倆卻各有各的心事。 弟弟陳先義說:上大學要很多錢,但家里實在太困難,我愿意選擇放棄,外出打工掙錢供姐姐上學。姐姐陳先嬌則表示:雖然我也十分想上學,但為了弟弟我可以承受放棄的痛苦。一來,弟弟比我成績好,更有發(fā)展前途;二來,作為姐姐,我有責任為家庭分憂。 柔弱村婦扛起六口之家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困難的家庭?話還要從41歲的陳昌懷說起。1991年,陳昌懷經(jīng)人介紹與大石鄉(xiāng)五合村的汪美娥結(jié)婚,小日子過得十分美滿,特別是女兒和兒子先后出生,一家人過得更是其樂融融。然而1994年,陳昌懷因身體不適被確診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失去了勞動能力。 強直性脊柱炎具有“不死的癌癥”之稱,汪美娥花光家中所有的積蓄為丈夫治病,但病情始終沒有好轉(zhuǎn),根據(jù)醫(yī)囑只好回家“等死”。就這樣,汪美娥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種田操持家務(w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六口之家的生活。然而,婆婆2005年又因不堪家庭重負患上了精神疾病。 “再苦也要讓孩子讀書,只是苦了這倆孩子。”汪美娥說,這些年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他人贈送的。“冬天沒穿過襪子,暑假都是赤腳下田。”看著兩個孩子勞作之余仍一如往常地在家里看書,她十分難過。如果讓一個孩子去讀書,另一個在家務(wù)農(nóng),作為父母換成誰都難受。 看出姐弟倆的心事后,陳昌懷揪心不已。雖然兩個孩子對放棄沒有怨言,但作為父親他卻在責怪自己的身體“不爭氣”。眼看開學在即,爺爺陳沛庭暗自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讓兩個孩子都走進大學的校門。 愛心涌來誓要知恩圖報 姐弟倆真情讓學的故事傳開后,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十分感動,家庭條件好的主動捐款,條件差的會送些雞蛋等慰問品。陳昌懷的中學同學獲悉情況后,紛紛來到他家,你捐200元,我捐1000元,獻出了一份份濃濃的愛心。 對于18位中學同學的捐款,陳昌懷都一一記下,然而這些捐款目前只夠其中一個孩子的學費。8月18日,陳沛庭帶著孫子陳先義來到大石鄉(xiāng)政府,做最后的努力。在鄉(xiāng)政府,宣傳委員汪長宇為陳先義填寫了助學貸款申請報告。 盡管助學貸款可能不足以交學費,但家人仍心存一絲希望努力爭取,畢竟這對姐弟的大學夢正越來越近。陳沛庭說,多么希望兩個孩子都能上大學,如果實在籌不齊學費只好讓其中一個去上學,希望能上學的孩子今后一定要學會感恩。 “無論誰能圓上大學夢,我們都將心存一份感恩之情,將來好好回報。”姐弟倆都表示,不管是其中一個人,還是兩人同時上大學,入學時都將帶上父親的18位同學的花名冊。“平時看看這些人的名字,就會想到能上上學來之不易,也就不會在學習中迷失方向。” |
[發(fā)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