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香港大學 發(fā)言人表示,港大尊重劉丁寧同學的決定,現(xiàn)正在與北京大學 展開商討,希望能作出合適安排,讓劉同學可以盡快如愿進修相關課程。 人民網(wǎng)北京10月12日電(歐興榮)日前,遼寧省2013年文科狀元劉丁寧,從港大退學回高中復讀,準備重新報考北大的新聞,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贊其勇敢,也有人對其做法很不理解,莫衷一是。香港大學 發(fā)言人表示,港大尊重劉丁寧同學的決定,現(xiàn)正在與北京大學 展開商討,希望能作出合適安排,讓劉同學可以盡快如愿進修相關課程。 北大發(fā)言人則回應,內(nèi)心歡迎但不會直接錄取。 針對此事,國內(nèi)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 認為,該生做出退學復讀的選擇,只要是自主決定的,別人無權(quán)去干涉,但該生剛到港大沒多久,就做出退學決定,從某種角度上反映出她當初選擇港大是比較倉促和盲目的,根據(jù)新聞報道,她是遵從家長 和老師的意見選擇了港大,內(nèi)心本不想去的,這其實也提醒了廣大家長老師,在孩子選擇志愿的時候,應尊重其本人的意愿。 熊丙奇還表示,這件事凸顯出我國內(nèi)地高等教育體系缺乏自由轉(zhuǎn)學制度的短板,在美國,如果一個學生進入哈佛大學,感覺不適應這個學?;蛘哒J為該校不適合自己,他可以申請轉(zhuǎn)學,比如轉(zhuǎn)去耶魯,這是很正常。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quán),也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但我國目前沒有這樣的制度,學生如果從高校里退學,他只能回到高考() 體系,重新參加高考才能報考某所大學。這是計劃錄取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導致的問題,如果能實行學生的自由轉(zhuǎn)學或者自主錄取入學,擴大學生的選擇權(quán),無疑能極大提升我國的高等教育競爭機制,對內(nèi)地高等教育體制的提高也是一大促進。 網(wǎng)友是如何看待的呢?摘選部分評論如下: 支持派: 電商小林:是對是錯只有她自己知道,是好是壞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每個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她在天天向上的時候就已經(jīng)表達了她對北大的向往。有些網(wǎng)友不了解任何事情就喜歡謾罵,有些人甚至一直去關心72萬的問題,其實真沒有必要。這樣一位敢于放棄的人本身就值得尊敬,至少我承認我沒有她那樣的勇氣。加油! 蘇溜溜兒:我很奇怪很多評論都莫名其妙的攻擊她 對于我而言也會覺得香港的大學更有國際化背景更適合,但對于喜歡國學的她來說北大無疑為中國文化最傳統(tǒng)最經(jīng)典的地方,因為年輕所以一切都還來得及,人們總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別人身上,你怎么知道別人到底要的是什么? Pocky想吃小艦長:作為在港讀過書的,表示我和我當年的香港同學里后悔沒去北大清華 的有的是,一大堆。(所以我跑美國了)。 香港的地域局限性非常大,你在清華北大的同學卻是未來全面接管這個國家的人。而且就算我現(xiàn)在在美國,聯(lián)系的最多的還是以前去了北大清華人大 的高中好友們。 反對派: 謝林岑與謝林岑X30:沒去過北大又怎知道香港不適合,等她覺得北大又不適合了怎么辦 惡人-惡心的人:適應不了那邊的環(huán)境吧,香港不是普通話教學,好像是白話加英語 許珂瑜的男神身高請過一八零:有勇氣放棄,沒勇氣在香港繼續(xù)讀下去?能成功的人在哪里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環(huán)境只是一個小坎。 這么近那么遠dreaming:我一直很佩服選擇復讀的同學,但是她是個例外:1、她不是高考發(fā)揮失常,2、她的報考盲目沒有主見,3、她不懂得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將來就業(yè)也是麻煩的 中間派: 二貨_在路上:上過天天向上,學霸的世界,我們不懂! 毒丶自尋樂:、我怎么感覺是在炒。為什么還要復讀,不能破格錄取一下呢?中國的教育機制啊。 Mcmilano:第一:港大的教學模式大陸學生(廣東籍學生除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個人覺得視力什么的只是一方面,甚至不是主要方面。 第二:北大(她若真能考上)足夠她施展才華。她若真是個人才,北大和港大之間的差距不會限制她。 第三:現(xiàn)在上個大學就能定終生嗎? (人民網(wǎng))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異地高考在陜報考條件放寬 父母常住在陜滿3年
·對話休學港大遼寧高考狀元自稱古代人
·狀元退學復讀凸顯內(nèi)地高校缺自由轉(zhuǎn)學短板
·陜西高考棄考生可免費參加一年職業(yè)培訓
·姐弟制作學歷查詢頁面 冒充高校老師詐騙2萬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