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關鍵是對考點的把握。物理考試只有13道題,而且考察的知識點相對固定,考試的模式也幾乎沒改變。如果能夠精確把握考點和考試方法,3個月實現提高還是不難的。 下面按照題型分析一下高考(課程)試卷考點分布特性及復習方法: 第一:選擇題 選擇題中,純粹考察基礎知識的題目有大概5道,常涉及的考點有:相對論、光學、原子物理、萬有引力與航天、機械振動與機械波、交變電流。這些考點的特點是:知識點相對獨立,沒有綜合應用,題型簡單、易掌握。因此我們在復習的時候只需要把這些知識點吃透就沒問題了。而搞定這些知識點最好的辦法,除了老師的講解,就是做題。做歷年本地的高考原題、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試題,以及所有區(qū)的模擬題。把這些題弄明白了,30分就能拿到手了。 余下的選擇題中,有兩道會涉及到力學和電學的主干知識,需要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比如機械能守恒定律、電磁感應等等。這些問題需要較強的基礎知識,如果后面的大題能解,那么這兩道題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還會有一道考察綜合能力,主要考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推測能力、圖象運動能力等??梢哉f這道題完全是能力的體現,考的是智力和應變能力,知識點倒是次要的。 對于一個成績中等或偏下的學生,經過一個月的“特訓”,選擇題做對6道還是不難的。 第二:實驗題 再看實驗題。實驗題會考兩道,基本上一道電學一道力學,力學實驗共有八個、電學實驗七個。并且上一年考過的實驗,接下來的一般不會再考。因此只剩下十個左右的實驗。每個實驗有三到五個固定的考點,也就是無論怎樣出題,都離不開這幾個知識點。對于實驗的復習,其實只有一個字,那就是 “背”。背完了后,把歷年真題、各城區(qū)的期中、期末考試、模擬考試上面的題都研究明白。16分以上,穩(wěn)穩(wěn)收入囊中。至于花費的時間,也就一個月。 這樣的話,還沒做大題,分數差不多拿到50分了。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7年浙江新高考 技術是一匹“黑馬”
·中南大學開“柯南”選修課 受大學生追捧
·高考物理中等水平考生短期內如何提分
·全國卷和廣東卷:考點基本一致題型與分值有變
·香港浸會大學4月18日在京召開2015本科招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