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都是燒紙的高峰期。近日,有多名市民向本報反映,街邊燒紙祭奠的人漸漸多起來。煙霧繚繞特別嗆人,而且火星亂飛,隱患很大。濟南市殯葬協(xié)會的相關負責人建議,可以考慮在社區(qū)組織集體祭祀活動,以民間表演、上香行禮等方式來慢慢引導傳統(tǒng)改變,以加強環(huán)保意識,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 4日晚6點,在民生大街和經八路的交叉口處,3個人正在燒紙,煙霧四處彌漫,加上風大,火苗躥的很快。路過此處的行人加快步伐,掩鼻而過,等紅綠燈的市民則不時發(fā)出咳嗽的聲音。除了正在燃燒的紙錢外,附近還有3堆焚燒后的灰燼,幾根燒焦的木棒被丟棄在路邊,一陣風吹來,黑色的紙屑四處飄散。 市民吳先生說清明祭祀,在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否則為“紙錢霧霾”埋單的是市民自己,和大家共同生活的這座城市。80后市民劉女士認為,燒紙錢不僅污染環(huán)境,還容易引發(fā)火災,“對祖先的祭奠,可以有很多方式,不一定非得燒紙錢,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多盡孝,才是最重要的”。 有市民認為,燒紙錢本身沒有錯,但燒完之后,應該主動將垃圾清理干凈,不要污染環(huán)境。還有市民建議,對于燒紙錢一刀切取締可能不太現實,應該人性化管理,相關部門是否能考慮在小區(qū)指定地點,安放香爐作為集中燃燒點,在限制時間內引導居民燃燒紙錢、及時清理。 “社會在發(fā)展,當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矛盾時,應采取更加文明、更加人性化方式?!睗鲜袣浽釁f(xié)會會長劉貴福說。 (見習記者趙櫻寧)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黑龍江巴彥一校車因瞭望不夠肇事致一學生死
·南京女教師比例超80% 校方憂“二胎”影響教學
·街邊燒紙煙霧大嗆得路人直掩鼻
·鐘南山回母校演講:進好大學不是成才唯一標準
·青春故事 緬懷那些見義勇為的大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