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文學史家、中國古代散文學會前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郭預衡先生,因病于2010年8月4日晚10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郭預衡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于8月10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花廳舉行。 很多人對郭預衡先生并不熟悉,但1977年 “文革”結束后恢復高考(論壇)第一年的高考作文題,那個時代的人恐怕終生難忘,那就是《我在這戰(zhàn)斗的一年里》。出這個題目的人,正是郭預衡教授。 郭預衡教授是直隸(今河北)玉田人。1920年11月生,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5年畢業(yè)于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1947年又畢業(yè)于北平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輔仁大學講師,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文藝學會第一、二屆副會長。善于古代散文的研究。 郭先生稱自己“平生為學,服膺魯迅”,幾十年來,他致力于中國文學史研究,其中很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魯迅。郭預衡教授的文學史,史料扎實、宏富,史識不凡。他以一人之力,十九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國散文史》三大卷,160萬字,被學界稱為“填補中國文學史研究的空白”。 ( |
[發(fā)布者:] | ||
相關閱讀:
·恭賀邱均平教授力作《評價學 理論·方法·實踐》出版!
·熱烈祝賀邱均平教授新作《網(wǎng)絡計量學》出版!
·邱均平應邀在國防科技大學作世界一流大學評價報告
·前輩現(xiàn)身說法 大二學子年收入3萬元
·錄取通知書滿天飛 該有人管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