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被確定為第二批改革試點省份。在此前披露的初步方案中,山東計劃在2016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試點改革,即2019年實施“新高考”。 備受關注的山東高考(精品課)改革又有新動向。2月18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已獲教育部批準,山東被確定為第二批改革試點省份。在此前披露的初步方案中,山東計劃在2016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試點改革,即2019年實施“新高考”。而在獲批的最終方案中,山東改革時間推遲了一年,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實施,2020年迎來“新高考”。有關人士推測,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考或也將面臨改革,在未來有可能試點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這種分類考試模式。 新高考推遲一年實施 今年初二學生將趕上“首班車” 此前,曾有“2016年入學、2019年參加高考考生使用新方案”的說法,不少考生和家長都認為2016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是第一批“吃螃 蟹”的人,部分今年將要升入高一就讀的學生也倍感焦慮?!爸v話”此番最新的表態(tài),意味著我省高考改革將比原計劃推遲一年。按照高考政策提前3年告知的原 則,這意味著,2017年入學、2020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將第一批享受到夏季高考只統(tǒng)考語數(shù)外的新政。 盡管時間比原計劃推遲1年,但高考改革方案并沒有變化,根據(jù)左敏此前在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發(fā)言透露,山東將推行“兩依據(jù)、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即依據(jù)高考成績和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來招生錄取。以前是一次高考成績決定錄取順序,現(xiàn)在“兩依據(jù)、一參考”打破了以 分數(shù)為主的錄取模式,除了文化課的成績之外,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科技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等綜合素質都將成為高校在錄取過程中會考查的重要因素。高考考試科目方 面,將夏季高考的統(tǒng)考科目減少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課程)3科,增加學生對考試科目的選擇性,同時將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六門學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特長,自己選 擇三門納入高考成績。 在春節(jié)前召開的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曾表示,春節(jié)后將公布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屆時便能知道今后山東高考怎么考、怎么錄取、哪一屆學生實行等具體細則,同時,配套高考改革涉及基礎教育的3個配套方案也將發(fā)布。據(jù)此分析,相關具體配套方案或已呼之欲出。 山東以往高考科目變革史 2020年實施新高考“3+3” 錄取模式 ●“兩依據(jù)”:依據(jù)高考成績和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 高考時只統(tǒng)考3門:語文、數(shù)學、外語 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歷史,選擇3門納入高考成績。 ●“一參考”:指考生在高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情況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 2014年“3+綜合” “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綜合”是文綜或理綜。 2007年“3+X+1” “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X”是文綜或理綜,“1”就是基本能力測試。 2002年“3+X” “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X”指文綜或理綜。 1994年“3+2” “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2”中的文科指政治、歷史,理科指物理、化學。(徐從芬 潘奕軒) (濟南時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山東高考改革方案獲批 2020年只統(tǒng)考語數(shù)外
·重慶2016高考將啟用全國卷 難度中等
·山東推進招生制度改革 2017年進入高考改革試點
·盤點2016年高考適合女生填報的專業(yè)
·中國高校體育競賽榜出爐 科學性惹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