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江北北城天街,“Alcor”右二在打理她的移動小書店。記者 胡杰 攝
“這是在做什么?”路過的市民,第一句話大多都會這樣問。 “這是我們的移動售書車,今天是我們在重慶城巡回售書的第一站,歡迎大家來挑選你們喜歡的書和明信片。”答話的這個女孩是書店老板之一“Alcor”,一位剛剛從德國留學 (微博) 回來的80后女孩。 “想試驗一下巡回售書” “如果你看到一輛橘紅色的小車停在路邊,敞開著車尾箱,那就是我們的移動書店。我們把書店開在喜歡的任何地方,不用你來找我,我們在路上相遇。”22日,“Alcor”的搭檔“寶娃”在自己的微博上,正式啟動為期一月的巡回售書活動。 難得的明媚秋日,讓北城天街人來人往,晚上7點,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寶娃”和“Alcor”將自己精心挑選的原創(chuàng)明信片一張張掛滿小車四周,后備箱則放上自己書店的店標。當打開隨身攜帶的電池燈,這輛橘紅色小車瞬時變身成一個小小的書店。 因為后備箱空間有限,所有的書都是她們精心從書店內挑選而來的。“寶娃”說,這是她們書店巡回售書的第一站,也是她們在重慶試驗流動售書的第一步。 一晚抵上店里一月收入 移動書店剛一開張,就引來不少市民駐足圍觀,加上獲悉此事趕來的網(wǎng)友,書店很快就圍滿了人。 書店的明信片,全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風光和人文,它們都出自“Alcor”之手,“我從2008年開始在德國留學以來,就用相機記錄下每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和可愛的人,書店開張后,我就將這些照片整理出來,全部制作成明信片,放在店里出售,這次出來,我也帶上了它們。” “Alcor”曾在國外留學,顧客們在挑選時,總會問起她拍攝照片的心境。“這樣的交流機會,讓我很開心。” 不時也有顧客希望“寶娃”能給他們推薦些好書。“這些書都是我從各地的小書店里淘回來的,很多都是已經(jīng)絕版的圖書。”“寶娃”說。 從晚上7點到10點,“寶娃”和“Alcor”賣出近千元的圖書和明信片,“寶娃”說,這比她們實體書店一個月的售書額還要多,“第一次的成功給了我們信心,下個星期的周末,我們會去到沙坪壩,繼續(xù)我們的巡回售書。” 新聞人物> “我們的城市不能沒有個性書店” 近日,曾聞名全國的“光合作用”書店宣布倒閉。這則消息刺痛了愛書的“寶娃”和“Alcor”,“雖然獨立的小書店舉步維艱,但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家鄉(xiāng)沒有個性書店。” 書店的老板之一“寶娃”去年還是一家國有企業(yè)的出納。為了開書店,她毅然辭去工作,“我們都愛讀書,夢想就是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小書店。” 書店從籌備到開始,經(jīng)歷一年的時間,其間,“寶娃”和“Alcor”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親手淘回各種各樣的好書,“每次我們旅行回來,行李箱里都是一箱箱的書,最多的一次,我們平郵寄回來的書,光是郵費就用了一百多。” 今年9月,“寶娃”和“Alcor”的書店正式開業(yè),在開業(yè)兩個月時,光合作用書店宣布倒閉,“難道獨立書店真的就這么難存活嗎?因為位置比較偏,所以我們決定用車帶上書在鬧市區(qū)開移動書店。” 書店里的書“寶娃”和“Alcor”都讀過,“我必須親自讀過,才放心把它們放進書店里。”“寶娃”說,目前網(wǎng)購風行,但她也不網(wǎng)購買書,“如果實體書店因為網(wǎng)購消失了,大家會不會覺得住在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是種遺憾呢?” “寶娃”說,在重慶的巡回售書結束后,她們還會開著車去到其他城市。(記者 李晟) (重慶晨報 李晟)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