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為了親情,他們離開家鄉(xiāng)熟悉的生活圈子和親朋好友, 來到北京等陌生的大城市 “北漂”老人盼安穩(wěn) 看病貴,異地報銷難上難 “我醫(yī)保是在老家辦的,在北京治病買藥全得自己掏腰包!” “在北京‘漂’著,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我醫(yī)保是在老家辦的,在北京治病買藥全得自己掏腰包!”今年56歲、住在天通苑的崔阿姨是個“北漂”,2009年,她退休后從老家河南平頂山來到北京兒子家,照顧懷孕的兒媳,這一住就住到了現在。 崔阿姨身體不好,患有糖尿病、腰腿疼等多種慢性疾病,每月藥費就得四五百元。“每次回老家,我都買上半年的藥,一大包一大包地往北京帶。”崔阿姨說,在北京,不光看病不能報銷,去趟醫(yī)院也很費勁,“北京太大、人太多,別說去醫(yī)院,去哪都得讓兒子領著。醫(yī)院離家那么遠,還得排好幾個小時的號。不像老家,城市小,很方便!” 由于戶口在外地,崔阿姨不能享受本地老人體檢等優(yōu)惠政策。上個月在兒子的堅持下,她去醫(yī)院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加上醫(yī)藥費一共花了2500元?!皟鹤印合倍夹㈨?,可一次花這么多錢,真叫人心疼!”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崔阿姨都不愿意和家人講。一次她頸椎疼得厲害,就自己到小區(qū)里的藥店買幾副膏藥貼上,“孩子們工作壓力大,不想給他們添麻煩?!?/p> “醫(yī)保異地報銷太難了,我去年生病住院,醫(yī)藥費拖了半年多才報完?!奔值膭⒋鬆斖诵莺髞肀本┡畠杭易?。去年,劉大爺突發(fā)心梗,在北京一家醫(y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住了10多天的院,共花了5萬多元。由于是住院費,又是突發(fā)疾病,醫(yī)藥費可以回老家吉林報銷。 “原以為很輕松,沒想到整個過程非常復雜,要求一周之內必須將急診證明等各種材料寄回我原來工作的單位,再由原單位到省醫(yī)保局備案?!眲⒋鬆斦f,“那邊一會兒要委托書,一會兒要醫(yī)院病歷,不知催了他們多少次,才報銷了一部分。” “我身體不太好,就擔心看病這麻煩事!要是能解決老年人異地看病報銷難,像我這樣的老年人就能安心在北京養(yǎng)老啦!”劉大爺說。 專家表示,對老年人來說,醫(yī)療花費是最大的支出,能否報銷關系重大。近年來城市人口流動頻繁,老年人因各種原因異地居住的越來越多。異地醫(yī)療費用報銷和醫(yī)保關系轉移等問題困擾著老年人。目前我國老年人異地就醫(yī)面臨著報銷手續(xù)復雜、報銷范圍狹窄、比例較低等困難,各地政策不一致,報銷比例小、周期長等問題困擾著許多退休老人。 物價高,生活處處不方便 “大城市物價高,啥都貴!我平時啥都舍不得給自己買?!?/STRONG> 每天早晨7點鐘,住在北京朝陽區(qū)的翟大爺都會騎上自行車,到離家2公里的農貿市場采買一家人的蔬菜、水果。兒子覺得老人每天奔波太辛苦,勸他在小區(qū)的便民菜店買菜,翟大爺卻不同意:“農貿市場的菜便宜,1斤青菜幾毛錢,超市里要1塊多!水果也比小區(qū)里的便宜,算下來每天能省十來塊錢呢!” “北京物價太高了,孩子掙錢也都不容易,能省就省點兒唄。”翟大爺前幾年從河北石家莊一家工廠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來到北京幫兒子帶孩子。退休前,翟大爺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退休后獎金沒有了,一個月只有2000多元。“這收入水平在石家莊還說得過去,在北京可不禁花??!菜價高那會兒,每天的菜錢都要幾十元,1斤豬肉也要20多元!就連小時工的工資都從8元漲到了12元?!币虼耍M管兒子每個月也給父母不少生活費,翟大爺依然保持著節(jié)儉的習慣。 “大城市物價高,啥都貴!我平時啥都舍不得給自己買,這身衣裳還是從老家?guī)淼?!?崔阿姨每月的退休金是1400多元,雖然可以異地領取,每次還要交2元的手續(xù)費?!笆掷m(xù)費雖然不多,但取消了更合理?!?/p> 翟大爺今年65歲,可以在老家辦老年證了。但翟大爺卻覺得在北京沒啥用,“乘坐公交車、辦理公園門票,甚至打流感疫苗都是對著有北京戶口的老人,我們根本享受不到這些優(yōu)惠?!?/p> “北漂”老人在換取身份證、辦出國護照等問題上也有許多不便。“兒子原想今年帶我們去國外玩,但護照要回戶籍所在地辦,回老家太麻煩,我們經不起折騰,只能放棄了。”翟大爺說。 朋友少,經常會想念老家 “北漂”老人面臨語言、氣候、飲食、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適應過程 對于“北漂”老人來說,離開自己居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家,在北京生活遇到的不僅僅是經濟和社保方面的問題,精神和心理層面也值得關注。 筆者在海淀公園遇見了推著嬰兒車散步的張阿姨。她來自河北省的一個小縣城,退休前是一名普通工人,現住在北京照顧11個月大的小孫女。 “老伴還沒退休,白天兒子和兒媳都不在家,也不回來吃午飯,只有我和小孫女兩個人,我每天就圍著她轉。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會看電視、看書,但現在沒有自己的時間嘍!”張阿姨說。 張阿姨告訴筆者:“我也挺想老家的,但現在小孫女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彼龔膶O女出生起就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孫女成長的點點滴滴。盡管如此,張阿姨還是懷念老家的環(huán)境:“今年我得回家過年,和親戚朋友們嘮嘮嗑。等到孫女長大、能離開她了,我就回河北去。老家什么都方便,朋友們都在那邊?!碑斎唬诒本┮灿行屡笥?,但她覺得都是表面上客客氣氣,“說不了心里話?!?/p> 想念老家是許多“北漂”老人的心態(tài)。 69歲的楊大爺來自湖南,讓他最發(fā)愁的是他那一口地道的湖南話。 在湖南,退休后楊大爺每天都去社區(qū)的老年人活動中心打臺球,有許多“球友”,“我們在一起打打球,說說最近發(fā)生了什么新鮮事,國際國內的新聞我們也聊?!笨稍诒本?,楊大爺每天只能呆在家中“裝聾作啞”,下樓逛逛吧,根本沒法和周圍的人交流。 “說話太不方便了!我能聽懂人家的普通話,我的湖南話人家聽不懂。白天沒人陪我,我就看電視,特別悶。但這話又不敢和女兒講,她在外企上班忙得團團轉,還總加班到很晚,哪顧得上我?”楊大爺用“真是沒啥大意思”來評價自己在北京的生活。 專家表示,“北漂”老人面臨著語言、氣候、飲食、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適應過程。雖然和子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但多數老年人會想念老家。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無法自我調節(jié),心理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安度晚年,盼社?!叭珖ā?/STRONG> 完善相關法規(guī)和政策,使異地生活的老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和優(yōu)待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姜向群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流動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目前流動老年人口已經占總流動人口的4%。在北京等大城市,外來人口多,“北漂”老人的問題更加突出。許多“北漂”老人陷入“兩難”:一方面,兒女都還年輕,正處于事業(yè)的上升期,工作生活壓力大,需要老人幫助他們照看孩子、料理家務;另一方面,老人自己承受著收入低、異地看病難、文化和生活習慣不適應等壓力,不愿意在大城市生活。 如何讓“北漂”老人安心度晚年?姜向群表示,國家應當盡快完善異地醫(yī)保相關政策,簡化異地醫(yī)保報銷手續(xù),同時將醫(yī)保統(tǒng)籌級別提高到省級統(tǒng)籌,并實現醫(yī)保關系省際間有條件轉移,最終目標是實現全國醫(yī)療保險一卡通。此外,還應使流動老年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和優(yōu)待。例如領取退休金異地免費。 專家建議,社區(qū)、街道或老年協(xié)會應積極開展針對異地生活老人的服務和活動,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融入北京等大城市。據了解,北京市的一些社區(qū)在開展家政服務、健身、旅游等活動時,已逐漸把外地老年人納入其中。 姜向群說,兒女要多關心異地生活的老人。雖然老人總想著多幫子女干活、分擔子女的壓力,可子女也要減輕老人的負擔。與此同時,異地生活的老人自身要積極調整心態(tài),樂觀面對現實。 專家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流動大軍行列。應充分重視起這部分人群的生活需求和現實困難,讓他們真正享受到退休后的安穩(wěn)與快樂。(馮華 董禹含) (人民日報 馮華 董禹含)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