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縣羊場鄉(xiāng)中壩教學點的學生吃上了熱氣騰騰的免費午餐 在納雍縣曙光鄉(xiāng)長沖小學,有的學生從家里帶來一塊玉米餅就是一頓午餐 9歲的蔡興鵝手里捏著一塊玉米餅,邊咬邊走進教室。這塊冷冰冰的玉米餅加上一杯涼水,便是她的午餐。 貴州省納雍縣貧困山區(qū)的許多小學生,中午就吃這樣的甚至比這更差的東西,他們多么盼望,能早日吃上一頓熱乎乎、香噴噴的午飯。 日前,本報記者走進貴州省納雍縣貧困山區(qū),探訪當?shù)匦W生午餐狀況。貴州省今年有66個縣在“國家營養(yǎng)改善計劃”試點范圍之列,明年將實現(xiàn)全覆蓋。今年3月起,已有愛心組織為納雍縣一些小學送去“免費午餐”,國家政策出臺之后,這些愛心組織最關心的是,愛心能否如期“接力”? 中午學校里沒有飯香味 中午12時許,我們走進納雍縣曙光鄉(xiāng)長沖小學。正值午飯時間,這里卻聞不到飯香。校園內,十幾個小學生正高興地圍著學校僅有的一張水泥乒乓球臺打球。問他們吃午飯了沒有,孩子們靦腆地笑了,搖搖頭。 走進教室,一個男孩正從課桌里掏出東西往嘴里送,原來是一塑料袋炒得發(fā)黑的玉米粒。 “中午就吃這個嗎?”記者問。瘦弱的男孩怔怔地點點頭。男孩名叫楊林,今年10歲,上小學三年級。 更多的孩子帶的是煮土豆,一小袋土豆有五六個,9歲的一年級學生王貴兵說:“能吃飽。”說著,捏著一只小土豆送到嘴里,咬一口,嚼嚼便硬生生地咽下去。 6歲的張云坤是唯一一個帶白米飯的孩子。白花花的大米飯,上面蓋著當?shù)厝藧鄢缘乃岵酥蠖?,滿滿地裝在一只不銹鋼飯盒里,這是他和另外兩個孩子的午飯。稚氣十足的張云坤和另一個孩子用勺子舀起飯菜,大口往嘴里送。雖然飯菜是冷的,但已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了他們吃飯的時候,幾個孩子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有的還悄悄地吞咽著口水。 老師說,張云坤一直跟著父母在昆明打工,今年才被送回來上學,他家的條件與其他學生相比算很不錯的。 沒有生產日期的“垃圾食品”也被當作“正餐”被孩子們吃進肚子。在另外一所小學、距離納雍縣城1小時車程的王家寨鎮(zhèn)路嘴小學,一到午飯時間,那些口袋里有點零用錢的學生就跑到校門口的小攤上買吃的。小攤上擺著各種各樣的膨化食品、八寶粥等,但包裝袋上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住得太遠沒法回家吃飯 為啥不回家吃飯?因為學校離家太遠。 拿長沖小學的學生來說,學校1-6年級共有6個班、146名學生,分別來自周邊亞拱村、法泥村、岔沖村、麻地嶺崗和月臺村5個村,離校最近的學生也要走1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離學校最遠的月臺村,學生們走到學校要花2.5小時,冬天的早上6點鐘天不亮就要出門,打了上課鈴后才能走進教室。 山區(qū)里的學?;旧蠜]有能力建食堂,甚至連一個燒熱水的鍋爐都沒有,學生們一整天連口熱水都喝不上。 長沖小學校長李開陽說,學生家里都很窮,許多家庭的年收入只有幾千元,有的甚至只有1000元左右。四年級學生王顯華家情況最糟,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姐弟仨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只有500公斤玉米和可當3個月口糧的土豆。 學生在家里吃的,也不比帶到學校的東西好多少。當?shù)鼗静划a大米,土豆和玉米是主要糧食作物,玉米飯和煮土豆是主食,酸菜煮豆是山區(qū)家庭常年僅吃的一種菜,有的家庭可能幾個月都聞不到一次肉香。那些家里有人在外打工,經常寄點錢回來的,孩子們才有可能間或吃上大米飯。由于長期營養(yǎng)不良,孩子們個個身材瘦小,身高明顯偏低,有個10歲的孩子,身高只有1.1米。 當整個大山還在沉睡時,這些小學生們就得匆匆扒完玉米飯,背起書包踏上求學路。經過一兩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才能趕到學校。此時,他們可能早已腹中空空。然而,還得餓著肚子坐在冰冷的教室里上完一天的課。下午三四時許,才能放學回家。我們跟隨一群孩子回家,快到家的時候,有些孩子臉上明顯露出興奮的表情,忍不住跑起來。 吃上午餐學生氣色好了 今年3月起,一些愛心人士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迅速在貴州、四川貧困山區(qū)小學中展開“免費午餐”計劃。還有一些愛心企業(yè)也開始介入類似項目。在納雍縣,當?shù)貝坌慕M織“愛心納雍”代為監(jiān)管的免費午餐小學就有二十余所。 在羊場鄉(xiāng)中壩教學點,上午最后一堂課的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便有秩序地拿著飯盆,排成一條長龍打飯。熱乎乎的酸菜湯澆在香噴噴的大米飯上,孩子們端著一大碗飯菜回到教室,立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小臉就變得紅撲撲的。 吃完飯,孩子們來到教室前的空地玩耍。有位老人一直站在校舍前笑瞇瞇地看著,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已退休多年的老校長穆顯禮。 “有了午飯吃以后,孩子們的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崩先烁吲d地說,這些學生的氣色明顯比以前好,活動量也大多了,看著特別喜人。 有了各方的支持,讓孩子們吃飽飯并非難事。學校從緊張的校舍里擠出一間房做廚房,從村里找來的一對口碑甚好的夫妻承包下這份工作,購置兩三只爐灶、幾只大鍋等必備設施,食堂就可以開伙了。 每個孩子每天3元錢的標準,一周加一次肉。學校校長負責每天統(tǒng)計用餐人數(shù)以及消耗的菜、肉和大米的數(shù)量,每月報“愛心納雍”,“愛心納雍”根據(jù)平時不定期實地查訪、電話回訪學生等監(jiān)督方式,核對賬目無誤后,將當月餐費付給承包人。 民間善舉和政府計劃可互補 雖然國家營養(yǎng)午餐計劃已發(fā)布,但民間的善舉仍在繼續(xù),“愛心納雍”的義工經常驅車數(shù)小時走進深山,前往已開辦免費午餐的小學查訪午餐開辦情況;繼續(xù)考察需要開辦午餐的小學,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當接到外界相關的來電來訪時,照樣熱情接待,希望為孩子們的午餐計劃募集到更多資金。愛心納雍”的負責人“老兵”(網(wǎng)名)說,他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讓已經吃上午餐的孩子不要斷炊,讓還沒吃到午餐的孩子早日吃上午餐。 “老兵”說,他和義工們擔心政府行動沒那么快。他提到,前不久曾與縣政府相關領導溝通過,政府方面表示不樂觀,并透露資金仍未到位。現(xiàn)在政府要求學校把將來當作食堂的活動板房先修起來,再等資金到位,才能考慮進一步怎么操作。可能最快也得等到明年開學。 “免費午餐”發(fā)起人之一鄧飛也表示,“免費午餐”計劃仍將繼續(xù)進行。鄧飛說,國家每年投入160億元,在680個縣推行營養(yǎng)計劃,但一些偏遠或零星的貧困地區(qū)可能仍覆蓋不到。此外,他估計,想在680個縣推行“免餐午餐”,每年160億元也許還不夠用。 “老兵”認為,民間愛心組織和政府機構之間可以互為補充。如民間愛心組織運作方式靈活、效率高,監(jiān)管途徑廣泛,但在食品衛(wèi)生、房屋安全等方面有所欠缺,目前當?shù)厥称沸l(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已介入監(jiān)管,政府也開始幫助他們修活動板房作食堂。 他說,對政府營養(yǎng)計劃的實施,他們可能也會有所監(jiān)督,“我們不希望政府只是給孩子們提供一盒牛奶、一份餅干那樣的簡易午餐。”老兵說,如果真能實現(xiàn)全覆蓋當然最好,那樣他們可以將有限的精力放到其他助學項目上,如“愛心圖書室”和為孩子們資助鞋襪等。(記者 姜燕 撰文 周馨 攝影) ?。ㄐ旅裢韴?姜燕 撰文 周馨)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