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編印成冊的《老班周記》,時下正“走紅”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周記的作者魯玲是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一名普通的輔導員。4年來,她完成了近5萬字周記的寫作,即使考研(微博)、讀研甚至懷孕期間都不曾落下。 在《老班周記》第一篇“讓周記伴隨你我”中,魯玲坦言自己是看完復旦大學輔導員包涵的《包涵心語》后,萌發(fā)出寫本周記的沖動?!罢绨蠋熕f的,大學生是個特殊群體,生理上雖已成年,而心理上卻仍處于‘斷乳期’?!痹谀陜H25歲的魯玲眼中,這些比自己小幾歲的大孩子們,面臨著就業(yè)等各方面的壓力,再加上現(xiàn)在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導致了心理失控、情感迷惘等現(xiàn)象在象牙塔內有蔓延的勢頭。魯玲認為,“要潛心研究,防患于未然”。 一開始,周記在她所帶的5個班的教室內張貼后,反饋的信息并不多。為了打破“師”“生”的隔閡,方便交流,她開通了微博,公布了QQ號碼,還把周記搬上了校內網(wǎng)。有一天,忙碌了一段時間的魯玲計劃補上周的周記時,校內網(wǎng)上跳出不少短信:“怎么好幾天沒看到這一期的周記了?”“再忙也要記錄一下心情?。 薄斄衢_始意識到,很多學生在默默關注并期待“每周一記”。 魯玲所帶的5個班,共有253名學生。通過“每周一記”,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學校日常管理、社會實踐、思想道德教育、就業(yè)以及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等各方面的內容。 在《老班周記》中,“我的娃”成為曝光率最高的詞語,逢記必提。而“學生”兩個字,似乎與整本周記“絕緣”。輔導員每天所面對的都是小事。因此,《老班周記》記載的“絮絮叨叨有些零亂”的關愛中,幾乎涉及每個學生。樸素而真摯的語言,平等而坦誠的溝通,滿懷關心與責任的表達,讓初入校園的大學生們逐漸褪去高中生的青澀與稚嫩,有學生親切地稱她為“魯娘”。在周記里,無論是難解的心結還是驛動的情緒,無論是有關咨詢考研的,還是咨詢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在周記里,同學們都可以看到“魯娘”或贊許、或關切、或激勵、或批評的回答。 雖然253個“娃”已經(jīng)畢業(yè)半年多了,但魯玲的手機上經(jīng)常會接到一些學生的短信,內容多是感激和懷念。如今,《老班周記》已被“(魯)玲聲”所取代,而內容也將作出調整?!吧弦徊鐑菏?0后,我現(xiàn)在帶的這一茬兒孩子,全是90后,思想觀念上有不小的差距——幾乎每個人從中學就開始玩手機,接觸電腦并感知認識社會?!濒斄崽寡裕安荒馨选独习嘀苡洝泛唵渭藿舆^來,‘玲聲’還處于摸索階段?!保ㄍㄓ崋T 張歡 記者 高耀彬)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