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生命時報》報道,7月4日,亞洲開發(fā)銀行公布了一份“補課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在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qū),課外補習非常盛行,家長每年為孩子請家教或上輔導班補習的開銷達數(shù)百億美元之巨。韓國每年補習開支相當于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的80%;2010年日本家長為孩子支付的補習費達120億美元;在中國香港,85%的高中生接受課外輔導;在中國內(nèi)地課外補習更常見。與很多西方國家相比,“校外課桌”似乎成了亞洲獨特的景象。 韓國九成學生上補習班 上世紀70年代起,韓國的課外輔導班大量涌現(xiàn),現(xiàn)在,家長們對課外教育的關(guān)注甚至超過學校的常規(guī)教育。 跟中國一樣,韓國孩子的課余時間幾乎都被補習班占滿了,寒暑假還沒到,家長們早早就報上了補習班。不同的是,在中國,常能看到家長帶著孩子東奔西走去補課,但在韓國,由于補習班實在太多,家長們一般都能在居住社區(qū)或孩子上課的學校附近報上輔導班。韓國人形象地稱,學生們放學后要么在學院(實施課外教育的機構(gòu)名稱),要么在去學院的路上。有分析稱,接受課外補習的韓國學生達九成,有些知名學院盡管價格不菲,但想要報名甚至得排隊。 隨之而來產(chǎn)生的就是教育不平衡現(xiàn)象,高收入階層的教育支出激增,低收入階層則出現(xiàn)停滯現(xiàn)象。韓國央行2月20日發(fā)表的研究報告顯示,教育支出在韓國城市家庭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從1982年的7.2%上升到2010年的13.3%。2003年,中高層收入的家庭教育支出比重為收入居下游家庭的4.9倍,到2010年該差距擴大到6.3倍。 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高價課外輔導很可能“物有不值”。韓國中央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姜昌熙7月8日發(fā)表的研究顯示,在課外輔導方面,家長的支出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帶來子女成績的顯著提高。以將課外輔導費用提高10%為例,韓國語的成績平均提高1.24%,英語(論壇)提高1.28%,數(shù)學提高0.75%,可以說效果甚微。韓國教育開發(fā)院此前也曾經(jīng)對1.4萬余名中學生進行過問卷調(diào)查,顯示課外教育費用增加10%,學生各科目成績平均提高只有0.74%。針對韓國課外教育熱潮不減的狀況,姜昌熙分析認為,有可能是學生父母并不清楚課外輔導的真實效果有限,部分家長即使知道這一情況,也出于從眾心理而繼續(xù)鼓勵孩子進行課外輔導。 泰國高中生搶著補課 曼谷市中心拉差巴頌商業(yè)圈有很多亞洲最著名的購物中心。這些商場的頂層或者角落都有不少補習機構(gòu),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總能看到不少抱著課本、行色匆匆的學生,既有小學生、中學生,也有大學生。 記者的一位泰國朋友猜武的女兒今年6月份剛剛進入朱拉隆功大學附屬中學讀初中。此前,每次約猜武周末見面時,他總是抱歉地說:“周末得送孩子去補習班。”他告訴記者,女兒上小學后就得上各種補習班,尤其臨近畢業(yè),一周七天基本沒有休息日。 事實上,泰國的學校并不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普遍,但是泰國人普遍認為,高質(zhì)量學校較少是造成眾多學生激烈競爭的原因,補習班也因此應運而生。去補習班的學生中,最多的是準備考大學的,補習課程包括所有科目,收費也高于其他年級的補習班,30多小時的課程大約四五千泰銖(人民幣1元約等于5泰銖)。但為了考入好大學,學生和家長都毫不吝嗇。 在泰國,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熱門專業(yè)的學生工作好找,薪水也高。近年來,各類補習學校成了首都曼谷的一景。“只有在補習班好好學,將來才可能實現(xiàn)當醫(yī)生的夢想。”每到星期六,才上初一的甘雅納早上6點就要出發(fā)去市中心的補習學校學習,直到晚上6點才能回家。泰國教育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泰國登記備案的補習學校就有1078家,曼谷334家,外府744家,每年補習學生35萬人,每位學生每個月補習費1000—3000泰銖,全年至少42億—126億泰銖。 日本孩子放學直奔輔導班 日本的補習班學費昂貴,但家長們?nèi)匀粯反瞬黄5匕押⒆铀腿ド险n。日本文部省統(tǒng)計資料表明,在日本,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所需總教育費用約為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0萬元),其中大部分是課外學習費用。 日本的各類補習班遍布各個住宅區(qū),幾乎所有中小學生放學后都會背著書包去補課。補習班幾乎每天都有課,上課時間多為下午四五點開始,因為日本一般中小學放學時間是三點,所以上補習班的學生基本上是走出校門就進補習班的門。補習班一般按能力分班,每班人數(shù)不多,老師對每個學生都非常認真、和藹。很多補習班還開設了自習室,如果學生提前到了,可以在這里學習,這點很受家長們歡迎。 日本公立中小學實施寬松式教育,教學進程較慢,教授內(nèi)容也較少,私立學校講課則講究高、深、難、快。因此,學生們要想更上一層樓,去重點私立中小學就讀,就必須先進補習班上課。日本的重點公立大學競爭也十分激烈,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種選拔考試中占優(yōu)勢,所以紛紛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日本同樣是個“學歷社會”,上好學校就意味著將來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大多數(shù)人對課外補習班普遍比較贊同。但也有人對補習班提出質(zhì)疑,認為這完全是利用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來騙取錢財?shù)男袠I(yè)。而且這些補習班里,除了少數(shù)名師外,多數(shù)老師的水平并不高。此外,盲目給孩子報班,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因為如果孩子不愛學習,即使去了補習班也是心不在焉。 印度孩子偏愛興趣班 近幾年,在印度的大城市,名目繁多的課外補習班不斷涌現(xiàn),從數(shù)學、英語,到舞蹈、鋼琴都有,上補習班正在成為家長安排孩子課余生活的一種新方式。不過跟很多亞洲國家相比,印度補習班數(shù)量還不多。 印度學校每天只有半天課,因此孩子參加補習班并不會很累。在印度,參加課外補習班的孩子通常都是以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居多,課程主要集中在唱歌、跳舞等文藝方面。家長要求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和輔導班有著不同的考慮。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夠多學到一些知識,能贏在起跑線上;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本身的家庭環(huán)境好,家長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高貴和優(yōu)雅。 目前,印度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幾個邦的教育程度較高,課外補習班的數(shù)量也要明顯多于其他邦。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guān)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