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區(qū)廟城學校特色體育——獨輪車運動,始于1994年,走過了由興趣小組到校本課程的發(fā)展之路。多年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堅持訓練,逐步發(fā)展成我國獨輪車運動的勁旅。參加了第三至十二屆全國獨輪車錦標賽,獲十七項團體冠軍,獲全國金牌133枚。四次代表中國赴德國、美國、日本參加第九至十二屆世界獨輪車錦標賽,獲世界金牌102枚。學校已培養(yǎng)出53名全國獨輪車冠軍,36名世界冠軍。 出版我國首部獨輪車教材 校內建起10畝科技園
學校的獨輪車運動不但在賽場上奪金摘銀,60名獨輪車隊員還參加了懷柔奧運火炬?zhèn)鬟f現場表演。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以該校隊員為主要演員拍攝制作體育系列教學片《獨輪車》,并制作光盤向全國發(fā)行。中國教育電視臺還錄制了專題片通過衛(wèi)星向全球播出。學校教師協助編著《獨輪車——新興的體育校本課程》一書(隨書贈送VCD光盤一張)已由北京體育大學(招生辦)出版社出版向全國發(fā)行。該書是目前我國第一部獨輪車運動校本教材。 成績的背后得益于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多年來,學校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特色建設為突破點,以提高干部、教師綜合素質為保障,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廣大干部、教職員工秉承讓每一個學生快樂成長、讓每一個教師健康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兢兢業(yè)業(yè),辛勤耕耘,逐漸形成“365”工程、獨輪車運動、科技教育、少年軍校為主的辦學特色, 在市區(qū)科協支持下,廟城學校于1996年建起了校內10畝科技園,這是京郊科普教育基地中唯一的一所農村學校。十多年來科技園由小到大,為師生搭起了科技實踐的平臺,基本形成了教學、生產實驗、科研、科技示范四位一體的功能?,F擁有科技含量較高的實驗室、組培室、創(chuàng)新工作室、日光溫室大棚各1個,有1套無土栽培試驗設備。科技園被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校,學校干部教師編著的科技活動教材——《科學種植——農業(yè)生產技術及應用》已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中小學發(fā)行。 家校共育 365天健康人格教育不間斷 學校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2004年11月與北京華夏英杰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了家校共育365健康人格培育模式探索的課題研究?!?65”就是教師和家長充分利用一年中的365天對學生進行不間斷的教育。 2006年12月3日,由團中央《中華兒女》報刊社北京暖光咨詢中心主辦,懷柔區(qū)精神文明辦、廟城鎮(zhèn)政府等單位協辦,廟城學校承辦的“暖光行動”之體驗式親子教育懷柔專場——體驗式親子教育培訓現場會在廟城學校舉行?,F場會上,暖光體驗式培訓師、廟城學校德育主任韓淑琴與助教們引領16個家庭,共48名家長和孩子在“觸摸親情”“感恩的心”“信任行”“藍絲帶的故事”等游戲和手語活動中,踏上學會感恩、信任孩子,家長與子女共同成長的心靈歷程。家長與子女真情相擁、喜極而泣的動人場景引發(fā)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 學校通過培訓隊伍,開辦家長學堂,開展體驗式教育、心理咨詢、夸獎活動,促進了師生、家長共同成長。師生、家長兩次做客中央電視臺展示風貌,學校被評為“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優(yōu)秀家長學?!?、“北京市文明禮儀師范學?!?、“首都文明單位”、“中國和諧校園推選綠色校園”。 此外,學校與66329部隊二營六連(紅軍連)于1992年11月28日共建少年軍校。20年來,學校與部隊軍地關系十分密切,官兵進校園,師生進軍營,堅持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累計培訓師生10000人次。從2007年1月開始,66329部隊二營六連全體官兵每月自發(fā)拿出500元資助懷柔廟城學校學生。學校與連隊先后獲得了北京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北京市“優(yōu)秀少年軍校”,北京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首都軍(警)民共建標兵單位等稱號。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