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對于孩子 到底有多重要 周刊速評 劉茜 近年來,學生體質問題被媒體關注甚多。近日,武漢、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運動會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深圳市區(qū)兩級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今年也取消了長跑項目,最長距離1500米。有關部門和學校解釋,取消長跑是出于無奈的“不得已”之舉,主要是擔心學生受傷出事。中國學生體質下滑再一次引發(fā)社會熱議。 體育對孩子們到底有多重要也再次成了熱點話題。當我們被稱為“東亞病夫”之際,許多有識之士指出,身體強則民族強,國家強。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不僅在體育上打了翻身仗,青少年身體素質也大大提高。然而今天“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等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盛行,多數(shù)學校也忽視了體育中蘊涵的教育功能。 筆者在學校采訪,與學生交流體育教育,幾乎沒有學生能說出他們通過體育課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意志品質和樂趣。體育只被定義為讓學生動一動,恢復疲勞的課程。 《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在休息和節(jié)假日的空閑時間,學生最喜歡做的三件事為:上網(wǎng)聊天和游戲、聽音樂學唱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三成。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中、日、美三國初中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問卷調查表明,我國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比例為8%,遠低于日本65%、美國63%的水平。 有專家認為,全國3億多未成年人,最薄弱的發(fā)展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健全人格。就是由于我國少年兒童鍛煉明顯不足,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令人憂慮。調查表明,過去20年,我國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心理和溝通障礙、網(wǎng)癮和自殺問題逐年增多。如果我們的新一代體質虛弱、脾氣古怪、缺乏責任感、不善于合作、攻擊性太強,僅僅是一些成績高分、身心“軟骨”的孩子,這怎能不讓人發(fā)愁? 然而我們再來看看權威的研究就知道,體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對建立健全人格有多重要: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項研究表明,學校中有體育課的學生在數(shù)學和閱讀考試中比那些沒有體育課的學生成績要好。另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無論男孩女孩,在計入年齡、性別、家庭收入和自尊心強弱等因素后,心肺功能更強健的孩子都會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哈希姆認為,這是因為心肺功能強健的孩子能獲得更多氧氣。當心肺以更高的能力工作時,大腦運轉得以處于巔峰狀態(tài)。體育的功能不僅是強身健體。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很自然地讓學生懂得尊重和遵守規(guī)則,感受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觀察能力。 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有一個宗旨運動第一,學習第二。因為他們認為,體育的本質是人格的教育。什么是體育?伊頓公學認為,體育的要素是團隊合作,是頑強拼搏,是忠于職守,是崇尚榮譽,所有這些都是一個人的社會化指標體育的核心是人格塑造。 確實,體育課中融入意志品質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性格。意志品質是未來社會對人才要求的重要心理素質。人不可能任何時候都一帆風順,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困難或挫折,如何去面對和克服這些困難,能否承受挫折,同樣需要頑強的意志品質,體育課是訓練學生意志品質的最佳課堂。 美國對學生的評價指標,引導學生們普遍重視運動,這種理念值得我國借鑒。據(jù)了解,在美國大學入學實行的多元評價體系中,一名在中學運動隊有優(yōu)異表現(xiàn)的學生,獲得的評分可能達40分,而一名高考()滿分者得到的評分只有25分,可見美國大學對體育的重視程度。美國對學生的評價,注重過程評價、真正的運動能力以及與大學培養(yǎng)目標的結合,所以學生們在中學里都參加某個運動隊。因此,不少專家都在呼吁要改革國內(nèi)學生評價體系,才能從根本上改革學校不重視體育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這樣贊美體育運動:“你塑造的人體是變得高尚還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恥的欲望引向墮落,還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體育的魅力應該讓孩子更多地領略,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終生受益的運動習慣。這些,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教育的使命。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