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濟南4月3日電 (記者 婁辰)棲息在山林間,長眠于花叢里,安靜地與自然相伴,沒有墳塋,也無需墓碑……盡管國家大力提倡海葬、樹葬、花葬、草坪葬,但文明、節(jié)約、環(huán)保的綠色殯葬在現(xiàn)實中仍遭遇尷尬。是什么因素阻礙了綠色殯葬的推廣?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 綠色殯葬應者寥寥 民政部于2009年明確提出推廣樹葬等節(jié)地葬法,推動綠色殯葬。所謂綠色殯葬,一般是指遺體火化后通過生態(tài)方式處理骨灰,或者在骨灰堂(塔、廊)等骨灰集中存放處安放骨灰的新式葬法,包含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塔葬、海葬等多種形式。 山東福壽園從2004年起開始推廣樹葬,一棵樹旁邊放一個類似書本的墓碑,鐫刻逝者的名字,每棵樹下安放4個逝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推行了多年,但至今選擇這種方式安葬的逝者總數(shù)還不足百人。 這家公墓從去年起推出花壇葬服務,去年全年共有37名逝者選擇了這種方式。今年3月28日,福壽園為13名逝者舉行集體花壇葬儀式。 據(jù)了解,濟南市目前有福壽園、恭德陵園等少數(shù)幾家公墓提供生態(tài)葬服務,但應者寥寥。據(jù)統(tǒng)計,濟南市每年約有16000人去世,但至今采取樹葬、花壇葬方式的僅有300多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市民都多少了解一些綠色葬法,能舉出海葬、樹葬等方式,但明確表示能夠接受綠色殯葬方式的人還是極少數(shù)。山東省民政廳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年一直提倡海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生態(tài)葬法,但因為總體規(guī)模較小,尚沒有準確統(tǒng)計。 綠色殯葬還有哪些坎? 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價格昂貴、不夠便利等因素也是阻礙綠色葬法推廣的重要原因。 濟南市民曹志清的父親3年前過世,目前骨灰在濟南市殯儀館寄存?!案赣H去世時說希望海葬,不過要去海葬還挺麻煩,不是說隨隨便便到海邊撒掉就行,得先和青島民政部門聯(lián)系,辦一些手續(xù),自己把骨灰送過去,然后根據(jù)天氣情況再出海安葬,比較麻煩,所以一直拖著沒辦?!?/p> 濟南市殯儀館副館長任軍民說,在眾多綠色葬法中,海葬是成本最低、最環(huán)保的一種,但實施起來還有一些現(xiàn)實困難?!捌鋵嵰恍┤伺R終前有海葬的想法,但因為種種麻煩,沒能實現(xiàn)。離海邊較遠的地方,如果沒有私家車,光運送骨灰就是個問題?!?/p>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fā)現(xiàn),綠色葬法“成本高”也是阻礙其推廣的重要原因。目前提供綠色葬法服務的主要還是經(jīng)營性公墓,如果逝者選擇這種方式,一般要支付不菲的費用。山東省福壽園陵園提供的樹葬服務,每名收費9800元,一棵樹四周安放4名逝者。草坪葬也是每名收費9800元,在不到1平方米的地方安葬2名逝者。工作人員坦言,相比傳統(tǒng)動輒上萬元的殯葬方式,雖然樹葬、草坪葬要便宜一些,但對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來說,9800元的價格還是偏高。 任軍民說,隨著這幾年的大力宣傳,不少人的觀念都發(fā)生了變化,不在一味地要求風光大葬,“一些市民在將逝者遺體火化后也咨詢綠色葬法,但了解到昂貴的價格后,不少人只得無奈地放棄”。 推進殯葬改革還能做什么? 綠色殯葬有利于節(jié)約土地、保護環(huán)境,符合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的基本國情。推廣綠色葬法,一方面要大力宣傳國家殯葬政策,促進老百姓轉變思想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出臺實實在在的鼓勵措施,引導人們選擇綠色葬法。 “綠色殯葬價格相對便宜,但經(jīng)營性公墓認為利潤空間太小,沒有大力建設推廣的空間。”一位業(yè)內人士認為,盡管國家一直在提倡綠色殯葬,但公墓經(jīng)營者首先考慮的是企業(yè)發(fā)展,對他們來說追逐利潤是首位,所以即使提供綠色殯葬方式,收費也普遍不菲,這也造成了綠色殯葬推廣難。他建議,國家應多建設公益性公墓,提供價格低廉的綠色殯葬方式。 濟南市殯葬協(xié)會一名工作人員說,推進綠色殯葬還有一些政策有待明確。“比如樹葬,總不能隨便找一棵樹就把骨灰撒下吧,這樣屬于亂埋亂葬,是明令禁止的。同時這樣做還有一些安全隱患,例如親人祭奠燒紙就容易引發(fā)火災等?!?/p> 山東大學( 招生辦)社會學教授王忠武建議,相關部門可在荒山、灘涂等未利用地劃定樹葬、花葬、草坪葬區(qū)域,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管理,允許老百姓在此區(qū)域自行實施樹葬等,既滿足人民的綠色殯葬需求,同時還能促進荒山綠化。 民政部近日表示,將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從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延展到獎補生態(tài)安葬方式。專家建議,各地應盡快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在政策上向海葬、樹葬等綠色殯葬傾斜,以政府為主體,對其進行實質性的補貼等措施。同時,鼓勵墓園推出更多的生態(tài)項目,讓殯葬更多地體現(xiàn)公益性。 ?。▕涑剑?/p>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對話王小蕾:母親是我不敢回頭張望的面孔
·80后教師帶重癱母親去教學 平凡孝道感動人心
·探訪患自閉癥兒童家庭:出門從來不敢松開孩子手
·“私了”豈能成為徹查“虐童案”擋箭牌?
·永不降溫的棄嬰保溫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