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媒體報道,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學本科,父親拒絕供其讀書,認為“上大學無用”,他寧愿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愿“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近日,媒體報道,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學本科,父親拒絕供其讀書,認為“上大學無用”,他寧愿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愿“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此事引起網友大討論。為何這件事會引起輿論這么強烈的關注?大家又如何看待這位父親認為“上大學無用”的觀點呢? 本期新京報“京報調查”(新京報《評論周刊》與優(yōu)數咨詢聯合推出)的結果顯示,52.4%的受訪者不贊同玲玲父親的觀點,因為“讀大學不是商業(yè)買賣,學知識關乎一生,不能僅僅看到眼前。”;24.7%的受訪者則贊同其觀點,因為“不上大學一樣可以成才”;還有22.9%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關鍵看自己個人的意愿”。 由此可見,持“上大學無用”論的絕非玲玲的父親一人。那么,究竟是基于怎樣的現實背景考量,才會認為“上大學無用”呢?調查顯示,74.2%的受訪者認為是“大學生就業(yè)較難”所致,68.4%的受訪者認為是“高等教育落后于現實需要”,54.0%的受訪者認為“大學學費太貴”,還有18.2%的受訪者認為是“家庭另有安排”。 那么,如果你是玲玲,你是選擇繼續(xù)上大學還是做點別的?64.2%的受訪者選擇“繼續(xù)上大學”,28.3%的受訪者選擇“另尋方向,做點別的”,還有7.5%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 有人借此評論“知識改變命運”已經不再讓人相信,那么還有多少人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呢?64.4%的受訪者選擇“仍然相信”,18.4%的受訪者則表示“不相信了”,還有17.2%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由此可見,認為“上大學無用”的還只是少數人,對于草根階層而言,“知識改變命運”仍然是頭頂的明燈。 (新京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就讀北師大特殊教育專業(yè)
·上海各大高校迎來首批95后 新生入學“數字化”
·調查稱超半數受訪者不贊同“上大學無用”
·“背媽媽上學”女孩入讀大學 第一天收到資助
·父母認為讀書無用不如打工 90后搬磚掙錢上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