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春節(jié),就是許多高三學生的焦慮奔忙期—大學的自主招生季開始了。 剛剛過去的周末,最受關注也最令人感慨的,當屬復旦大學的“千分考”。這個學名本為“復旦水平測試”的考試,作為復旦大學在蘇浙滬三地選拔學生的筆試依據(jù),從2006年起施行至今已廣為人知,因其將十門高中科目濃縮于共1000分的200道題目中,在三小時內(nèi),學生答對得分、答錯倒扣分,而得了“千分考”的渾名。猝不及防的是,從高校到學生都很適應了的千分考,今年竟到了最后一次—從2015年起,復旦大學在上海地區(qū)的自主招生將采用本地推廣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和面試為依據(jù)。 “末代千分考”讓一些人有些不舍。它僅關乎復旦一校,卻又是國內(nèi)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一種象征和代表。2006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復旦在上海率先采用千分考加教授面試形式試行“自主選拔錄取”,曾被稱為“破冰之旅”—打破延續(xù)數(shù)十年鐵板一塊的“一考定終身”高考()制度,開始體現(xiàn)高校和考生雙向選擇意愿的自主招生改革。 轉(zhuǎn)眼九年過去?!扒Х挚肌奔用嬖囈咽菑偷┰谏虾5貐^(qū)的招生主渠道,在蘇浙兩省也已占了錄取人數(shù)的50%。但隨著全國范圍內(nèi)加入自主招生改革試點的高校增多,當年的星星之火有了燎原之勢,人們越來越多看到的學校自主背后,學生趕考的“不由自主”、“不勝其擾”。 既要篩選人才又要減壓減負,對于高校來說,如今,理念要求相近者的結(jié)盟同考是一種選擇,采用各省市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選拔也是一種選擇;將所有科目壓縮在一張考卷里以便測試學生知識水平是否廣博是一種做法,擇其重點,只考數(shù)學、語文或數(shù)學、理化是另一種做法—在眾聲喧嘩里,改來變?nèi)?,其實每一種都不免要受詬病,因為依然必須參加高考,怎樣做都是“增負”。 但偏偏,高考仍是無人敢于撼動的那一道檻。在這個誠信缺失、腐敗仍存的背景下,再痛切于青年人的好奇與創(chuàng)新才智毀于死記硬背和漫漫題海中、急于推動教育體制改革的人,也深深地懂得,沒有哪種方法,能夠與高考比肩,像一道最堅固的大壩,來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線。 一步三搖,退一進二。高考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步子,總不能令人滿足。但教育的事,原本就不該“只爭朝夕”,更要與整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道德文明建設相一致。從中長期教育發(fā)展綱要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再到近期頻傳的高考科目、分值變化方案,種種跡象都在提示:“開弓沒有回頭箭”,從2006年至今的小步探索,終將匯成中國高考制度的最終質(zhì)變。 別了,千分考;希望是更好的開始。(姜泓冰) (新民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河南20類考生享照顧 農(nóng)村獨生子女可優(yōu)先錄取
·北影表演初試結(jié)果放榜 雙胞胎姐妹遺憾落選
·評論:從“千分考”結(jié)束看高考拐點
·熊丙奇:高考改革方案不能“概念化”誤讀
·高考狀元當流浪漢折射出高校需注重人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