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4年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將實行轉型,向應用技術型和職業(yè)教育類型轉換。此外,高考還將出臺方案,增加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模式。
大環(huán)境倒逼高校改革 從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不論是從入學考試還是大學培養(yǎng)模式,都有轉型趨勢。 隨著考技術進大學的學生逐步增多,那么作為一些老牌的名校,會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而又令他們做出調整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山大(威海)教務處閆濤蔚處長。 閆處長說:“前段時間聽說改革的事情,首先不論是否成功,這個改革在我個人認為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因為大學教育要求"頂天立地",所謂"頂天立地"就是既要有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又要有能跟地方發(fā)展關聯(lián),為社會發(fā)展建設身體力行所有用的學生。”他表示,雖然這個改革模式主體不會是“985”、“211”之類的名校,但是600所學校都要轉型的話,那么對中國高校的大環(huán)境一定是有影響的。那么無論是不是名校學校,首先都是處在這個大環(huán)境當中,要說對高校一點影響沒有,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那么很有可能因為大環(huán)境的改變,而倒逼類似山大這樣的名校進行自我調整,讓學校某些專業(yè)更接地氣,與社會接軌,開設相關技術證件考試的培訓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 記者采訪的學生中,多數(shù)也對這項改革持肯定態(tài)度。山大(威海)商學院黃同學是今年七月份將畢業(yè)的大四學生,她說,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工作要求比如計算機二級、會用PHOTOSHOP等電腦軟件、會做網(wǎng)頁和網(wǎng)站、懂電子商務技術等等相關技能,而有些技能在大學課程中沒法學到,如果改革可以實現(xiàn),學校能夠開設找工作所需要相關技術課程,那么會對以后找工作提供很多優(yōu)勢條件。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威海部分學校著手應對技能型高考
·高考英語降低權重后將后患無窮
·浙江省高考體育加分項目僅限8項
·河北4月18日至21日認定體育生高考加分資格
·南開大學2014年“揚帆計劃”農村專項招生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