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隨著國考報名繳費的“進行時”,公務員輔導班又忙了起來。每年的11月左右、第二年的2月到4月是輔導班的旺季,各種基礎精講班、強化提高班、名師模塊班、封閉特訓班、全程協(xié)議班等,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那么報這些輔導班真的能獲取“真經”嗎?誰又成了授課專家?他們是如何獲取“秘籍”傳道解惑的呢?
陳老師上崗之初就有點hold不住,她是一家知名輔導機構的專業(yè)教師,上崗成為“資深”專家之前,只接受了為期兩周的培訓。她說:“剛上講臺的時候,心里真沒底,只能表面硬撐著。”陳老師7月底碩士畢業(yè),參加了這家輔導機構的面試,試講了一堂課,等到8月初進行了短期的培訓,主要是培訓講課的氣場和語言。“面試比較容易過,只要聲音洪亮、語言連貫,一般都沒問題。”陳老師說,8月底她又經歷了一輪模擬課堂,然后便走馬上任奔赴輔導課堂,給學生授課了。
這么短的培訓,能起到好的效果嗎?起初,陳老師也怕自己講不好,感覺自己學生氣很濃,看著臺下的學生,都是些博士應屆生、碩士往屆生,不少人比自己的年齡還大,她覺得自己有點鎮(zhèn)不住場。此時,她就反復想起培訓時老教師給他們傳授的“秘訣”:打扮得老成些,虛報點年齡,一旦被問起,便說自己在此工作多年了。下課時,要主動找悶聲不響的學生聊天,問問他們之前是否考過公務員,感到哪種題型比較難,一來二去,自己就不緊張了,學生也會覺得這個老師很有經驗。
在一家輔導機構的教室里,講課的是一位30歲左右的女老師,手拿麥克風,戴眼鏡,說話很風趣。通過投影儀將她手寫的內容投到大屏幕上,正在講做題技巧。陳老師透露,“國考”培訓不過是將數字分析、語言邏輯、申論等試題板塊與相關專業(yè)相結合,很容易掌握授課技巧。相對來說,面試輔導班普遍較受歡迎,每個班約100人。只要筆試通過了,多數人都會報個面試班,老師一般從禮儀、著裝、面試技巧入手,教會學生各種套路,進行高強度的模擬實戰(zhàn)訓練,讓學生形成模式化的反應,臨場不亂。一旦有年輕老師被學生氣哭或哄下臺,學校就會再派個年齡較大的作為“資深”老師前來救場。
和陳老師不同,王老師還是一名高校的在讀研究生。“我是同學介紹來的。”他說,他的同學在里面做了一年兼職教師,掙了大約5萬元,這讓他有些動心了。據他介紹,來這里做老師,要經過三個月的見習期,這期間一個月的基本工資是三千多元,加上講課費,平均工資在五六千元,轉正之后薪水還會增加。但一天下來要上7個小時的班,對王先生來說,還是比較辛苦的。王老師透露,在公務員輔導機構做老師并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備課,因為講課幽默是學員很看重的一項標準??紤]到時間的自由性,實習了三個月后,陳老師也沒有申請轉正,她對做兼職老師的薪水已經滿意了,不希望因此占用自己很多時間。需要講課了,培訓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會打電話通知兼職老師,一般一天的講課費五六百元,講得好還會再增加?,F在一些公考輔導機構,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比例近乎1∶1,有的小輔導機構,兼職教師的人數甚至超過專職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