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再陷“地域歧視”雷區(qū)不同省份上名校幾率相差驚人 名校屬地擴招根源在地方保護主義 關注理由 近日,清華、北大因“屬地擴招”再次被卷入“地域歧視”的雷區(qū)。幾個月前,兩校先后允諾,將減少在京招生計劃??汕迦A今年在京擴招達45.3%,北大在京一批次擴招達33.6%。 招生屬地化,向來被視作教育公平權上的一塊疤痕。當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配置被打上“本地化”的烙印,它注定背離了均衡教育的指向。 教育資源,最患不均。盡管在時下的資源布局中,實現(xiàn)絕對均衡、削減地域落差還很困難,可名校壓縮屬地招生,無疑已是社會共識。它是打開公平之鎖的“密碼”,是完善全盤統(tǒng)籌的必經(jīng)途徑。 視點關注 時值高考(微博)招生如火如荼之際,部分名校屬地擴招的消息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所謂屬地擴招,是指一些名牌高校在學校所屬地的招生人數(shù)明顯超出全國其他地區(qū)的現(xiàn)象,被視為一種教育上的地方保護主義和地域歧視,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質疑。 “本地生源素質好”難令人信服 記者了解到,此次屬地擴招風波始于中國最著名的兩所高校北大、清華。 幾個月前,上述兩校曾先后允諾,將減少在京招生計劃??稍谶M入高考招生階段之后,人們卻發(fā)現(xiàn),北京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其中,清華大學(招生辦)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33.6%,錄取考生294人。 面對“屬地擴招”的質疑,北京大學新聞發(fā)言人予以回應稱,相關媒體報道不符合實際情況?!氨贝蠼衲暝诰╀浫】側藬?shù)比2011年減少37人,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擴招?!贝送?,據(jù)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介紹,今年北大在京一批次文科計劃招收80人、理科計劃招收140人,錄取時均按100%比例提檔,因有等分考生,文科實際錄取81人,理科實際錄取142人。這樣算來,北大在京一批次錄取學生223人,比計劃人數(shù)多了3人,擴招比例為1.36%。 那33.6%的一批次擴招比例從何而來?此前媒體報道中指出,北大今年在京文科、理科分別錄取106人、188人,這比原計劃的80人和140人共計增加了74人,由此計算便可得出33.6%。北大方面表示,在該計算方法中,“計劃人數(shù)”是一批次的,而“錄取人數(shù)”則不僅包括一批次。 對于擴招比例的計算,清華大學也同樣覺得不合理。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世杰認為,“媒體所說的45.3%,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統(tǒng)招的擴招,它既包括高考文理科統(tǒng)招批次的擴招,也包括了小語種、降分錄取的自主生、文藝特長生、體育特長生、體育高水平運動員等。”至于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在他看來,“因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P> 名校熱衷于本地生源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了,上述解釋對于很多人來說只能算是“聊勝于無”。 一位今年參加高考的外地考生對記者說,“過去,有的人告訴我,在北京,有些重點學校能夠做到一個班一半人上清華一半人上北大。我當時打死都不相信,怎么會有這種事情呢?但是經(jīng)過高考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是真的有可能的,因為在北京招的人多啊。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在我們整個省都招不了太多,再具體到我們這樣一個地級市,可能上清華、北大的全市加起來也沒幾個人,像我們學校是省重點,每年平均算下來基本上能上北大、清華的也就是三四個人。要說一個班人都上北大、清華,那不是把全省考生的名額都占了嗎?” 對于北京生源好的說法,上述考生同樣表示了疑惑,“究竟靠什么來說明本地考生的生源質量好呢?是分數(shù)考得比我們高嗎?至于報考踴躍就更扯淡了,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誰不想報呢?” “有些時候,一些名校也會采取規(guī)避教育部審查的手段,使得招生地方化變相地加劇。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招生方案是減少了屬地招生的比例,但是可能高校在出這個招生方案之前就已經(jīng)決定好了要擴招,出了方案以后還在繼續(xù)擴招,而且這種擴招的幅度是相當大的。因為招生方案是要經(jīng)過教育部審批的,但是招生程序是否還要經(jīng)過教育部決定,這個就不清楚了。但是這種現(xiàn)象需要警惕,現(xiàn)在,招生地方化趨勢有很嚴重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本地擴招,是一種思想意識上的退步?!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對記者說。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內蒙古高校招生錄取結束 本專科共錄取165740人
·河北高考本科批錄取結束 194926名考生讀本科
·高考錄取時間過半 四川已錄取新生20余萬名
·盤點中國十大最憋屈大學:長安大學是民辦?
·名?!皩俚財U招”引質疑 大發(fā)展致深度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