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從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了解到,每年到該中心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有近10萬人,學生問診量占總問診量的20%左右。特別是每年高考結束以后,人數(shù)會大幅度提升,問診量是平時的200~240%左右。 失戀比考砸更有挫敗感 應屆高考生金帥臣:為高考自殺完全沒必要。高考分確實很重要,但沒重要到這個程度。這跟每個人的心理承受力有關。要真發(fā)現(xiàn)自己努力學習也不行,不如找點別的事情做。別折磨家人,也別鉆自己的牛角尖,輕易地結束生命,就是太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xiàn)。如果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就是接受;如果父母也不滿意,那就出去散個心,傷心的事總會過去的。 對我來說,壓力大且容易有失敗感的事情是這三件:失戀,和父母關系緊張,目標沒達成。具體解釋起來,失戀就是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和父母關系緊張就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相互遭遇;至于目標沒達成,舉個例子是估分560,出分520,落差太大了。 我心比較大,相信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自己還沒步入社會,很多困難和打擊還談不上呢。而且自己高考的時候做好了多種心理預期,上一本還是上二本還是???,都暗示自己要能接受。 不怕考不好就怕爸媽問 沈陽市第二十七中學學生趙子楠:“考試成績不好我不怕,被老師批評我也不怕,我就怕爸媽滿心期待地問我考得怎么樣,然后又失望的表情,心里很難受。 ” 家長說 成績提高有獎勵做家務也有獎勵 家長鄧杰:我女兒今年讀初一,由于學習成績一般,孩子回到家常常不高興。對此,我跟女兒約定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除了學習成績提高會有獎勵,幫媽媽做家務、把撿來的空塑料瓶交給保潔阿姨、做一份漂亮的手工……這些行為舉動均有“獎勵”。 獎勵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有時是一句鼓勵的話,有時是一場電影,有時是一塊蛋糕。我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女兒的價值觀,把她的注意力從考分上轉移一些。我想讓她明白,不是只有學習好才是好孩子,很多好的技能和品德都值得被表揚。 堅持心理疏導把女兒勸回學校 家長葉鳳艷:女兒曾經(jīng)也受過挫折,高三時跟同學鬧了矛盾,一度呆在家想要放棄學業(yè)。我為女兒進行心理疏導,帶她去沈陽各個公園散心,途中遇到中學,便進去參觀。直到有一天,女兒動了重回校園的想法:“在家呆著沒意思,還是念書好。 ” 高考沖刺期間,我堅持為女兒進行心理疏導,每天晚上10點是女兒學習最疲勞的時候,我一定要帶女兒下樓散步,說說貼心話。女兒說:“媽,我要是哪也考不上咋辦?。?”我說:“不怕,你能回來念書,能參加高考,已經(jīng)勝利了。 ” 出成績孩子哭一宿把爸爸哭蒙了 家住皇姑區(qū)的劉先生:我女兒平時特別看重學習成績,前兩天月考文科成績一出來,女兒非常不滿意,自己躲在角落里哭了一晚上。我在旁邊不論怎么安慰、勸說都沒有用,一時手足無措。 我平時也沒有用成績要求過她啊,她為啥就把分數(shù)看得這么重呢?女兒說,月考成績直接影響接下來的排座,同時也擔心老師和同學的眼光。 遼沈晚報、北國網(wǎng)首席記者蘭曉玉呂興琳 (東北新聞網(wǎng))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網(wǎng)傳廣西零分作文引熱議 招考院稱從未公布過
·山東東營家長高考后發(fā)犒賞 手機筆記本過萬
·高考后心理問題多 掌握疏導方法很關鍵
·安徽高考閱卷進入統(tǒng)分階段 6月24日可立刻查詢成
·不要讓孩子的未來掉進陷阱 揭露高考招生騙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