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學員的歌聲引來一片掌聲。 李新鎖 攝 中新網(wǎng)太原12月6日電 (李新鎖)6日,山西太原,太原市盲童學校院內(nèi),各界人士“寒冬送暖”,送來羽絨服。盲童學子在感謝之余,自編歌舞回饋。學員溫娜說,和正常人相比,盲人會遭遇很多波折。但我們不愿被冠以“殘疾”之名,“我們只是走夜路的正常人”。 太原市盲童學校校長王保成介紹,盲人學子雖有生理上的殘疾,多數(shù)家庭條件貧困,但他們從未放棄積極、樂觀,“直面生活苦痛”。 溫娜是太原市盲童學校初三學生,有一副好嗓子。在各種場合,她的歌聲往往引來一片注目。幼年時,溫娜9個月大學會說話,1歲有余就上幼兒園。稍大的時候,溫娜整天和院里的男孩子爬墻上房。在親戚眼中,“溫娜就是個假小子”。 7歲那年,她的眼睛患病,逐漸失明,“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此定格”。此后,父親獨自離去,她和媽媽相依為命。溫娜說,她并不抱怨父親,“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因為眼睛失明是漸進的,那段時間,每當她的視線變得更模糊時,媽媽就安慰她“過段時間就好了”。爸爸離開時,媽媽也是這樣說。溫娜說,直到眼睛徹底失明,她才明白,不是“過段時間就好了”,而是“過段時間就適應了”。 對于遠超同齡人的早熟,溫娜說,盲人同學大多早熟,他們遭遇很多波折,比一般人感受到更多人情冷暖,“遇到問題總要面對,抱怨、消極于事無補”。 失明后,溫娜放下從小喜愛的畫筆,轉身學習聲樂。溫娜說,有了這些經(jīng)歷,以后遇到任何問題,“都沒有過不去的”。期間,溫娜的音樂天賦逐漸顯露。近年,溫娜頻繁參加各類賽事,收獲的獎項超過30余個。 2013年8月,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jié)目組到山西海選,溫娜從數(shù)千人中順利進入海選初賽。《星光大道》節(jié)目組看過她的表現(xiàn)后,特批溫娜免試進入“100進30”的比賽?,F(xiàn)在,她正在等待通知。 6日,在太原市盲童學校院內(nèi),盲童學員借助網(wǎng)絡、讀屏軟件等聽小說、講座、電視劇。平日里,他們和普通學校的孩子一樣愛聽歌、“追星”,偶爾也會“八卦一下明星”。不同的是,他們活動范圍有限,“和社會接觸很少”。 王琦曰是一名高三學生。受家族的影響,他的笛子獨奏很有些模樣。因為對音樂共同的愛好,王琦曰和溫娜等人聯(lián)系很多,一有閑暇就“切磋聲樂”。對于自身的先天不足,王琦曰并不避諱,多數(shù)學生性格開朗。 2013年,溫娜和媽媽被取消了“低保”待遇,原因是“媽媽有工作”。在此期間,當?shù)亟值擂k曾給“低保戶”發(fā)放救助物資。溫娜說,街道辦給別人的是米、面、油,給我們的是正常人看的圖書。媽媽只有小學文化,我根本“用不上”。 面對這些遭遇,溫娜說,我只能變得強大起來,掙錢讓媽媽過上好生活,“補償媽媽辛苦的付出”。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體育考試“放水”留后遺癥 大學體測成高門檻
·2014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達727萬人 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教育部副部長:到2020年建立科學完整招生體系
·哈佛公正課教授:教育應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
·工地塵土飛揚致學生戴口罩上課 校方稱加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