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新的大學獨立生活,讓孩子們充滿了好奇。第一次離開了父母的視線,第一次在自己的賬戶里發(fā)現了一筆“巨款”,然而大學新生們,你們能管理好這筆錢嗎? 8月25日一大早,畢業(yè)于延吉市第一中學的劉戀坐上了前往四平的火車。今年高考()之后,她被四平一所大學錄取。臨行前,關于生活費該帶多少,父母有些拿不定主意??紤]到新生入學,開銷可能會比較大,擔心存少了,讓孩子奔波受委屈,可存太多也不合適,因為劉戀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獨立支配數千元錢。征求了她的意見后,揣著10000元,劉戀出發(fā)了。 從8月25日開始,各高校陸續(xù)迎來了新生報到。全新的大學獨立生活,讓孩子們充滿了好奇。第一次離開了父母的視線,第一次在自己的賬戶里發(fā)現了一筆“巨款”,然而大學新生們,你們能管理好這筆錢嗎? 案例 萬元巨款一周就見底 昨日,在學校獨自生活近一周的劉戀撥通了父母的電話。與前幾次表達思念的主題不同,女孩這次電話的主要內容就是要錢。因為一周前賬戶內的萬元巨款已經基本見底。那么,這筆錢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呢?按照她的描述,記者整理了這樣一份花銷詳單: 學費:5200元 寢室費:2400元 教材費:1500元 伙食費:120元(早餐:2.5元左右;午餐:素的3.5元左右,葷的4—7元;晚餐:跟午飯一樣) 電話費:20元 文具用品:200元 零食:40元 買衣服:98元 團體活動:100元(寢室湊份子) 由此,萬元巨款在一周之后,變成了322元。如果單從生活費的角度,劉戀一周的花銷為920元,這并不算多。 數據 長春大學生月均花銷超市民 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長春調查隊了解到的數據,長春調查隊近日對長春大學等長春市部分高校100余名學生進行了個人消費調查。調查數據顯示,3月—7月(下學期),學生人均消費達5107元。由此,可以計算得出,在長大學生月均消費達1021.4元。這還未計算學費、住宿費等主要支出。如果以人均每學期5000元學費、住宿及學雜費用為標準,則在長大學生月均消費達到2021.4元。 按照調查中掌握的情況,下半年在長高校學生的消費水平會繼續(xù)提升?!?月—10月是學生購買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高峰期。入冬后蔬菜價格會有所上漲,學生日常餐飲支出也會隨之增加。冬季長春氣候寒冷,許多學生會添置羽絨服等冬裝?!绷硗?,圣誕和元旦兩大節(jié)日在年輕學生中的分量較重,學生在此期間的娛樂消費要遠遠超過平時。 而按照調查隊公布的數字,2012年全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292.48元,月均只有1024元。 老師觀點 每月600元—1000元足夠 像劉戀一樣,大學新生在面對自己人生第一筆巨款時的興奮,估計在大學生活一周之后,已經消磨得所剩無幾。可是學生的生活真的需要如此大的支出嗎? “每月給孩子600元—1000元的生活費,足以滿足孩子的日常消費需求。超過這個標準,就會給孩子亂花錢制造機會。”此前,東北師大教師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孔凡哲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根據東北三省高校經濟及消費水平給出了這樣一個標準。 “開學第一個月生活用品支出可能多一些,家長可多給300元—500元。以后每月800元—1000元的生活費標準在大學里能維持一個中等偏上的消費水平。”多位接受采訪的大學老師均這樣表示。 專家建議 “財商教育”應納學生課程 對于同樣的問題,駐長某外埠銀行大客戶部經理李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大學生在消費領域還沒有達到“自制力和自覺度”,很多同學看見好玩的東西,不管實用價值如何,心血來潮就會買下來。而這就反映出“財商教育”的滯后。 另外,她建議說,大學生首先學會最基本的存款,存款方式如果選擇正確,還能成為積累財富的好辦法。 據了解,目前長春市的高校均與各大商業(yè)銀行有合作關系,新生還沒報到,一張銀行卡就已經連同錄取通知書一起發(fā)到了學生手中。由此,最基本的方式對于每一個學子來說都是“手到擒來”。 而在存款的同時,她建議,信用卡一般都有50天的免息期,家長可辦理一張主卡,將孩子的卡變成附卡,大學生可以嘗試用信用卡來替代現金進行一些支付活動。而家長也可以以此了解孩子的日常消費情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用卡習慣。 (中國吉林網)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父阻止女兒上大學 網友嘆讀書無用論是誤導
·大學新生報到消費高 萬元巨款一周就見底
·小伙乘車丟失錄取通知書 民警12小時找回
·警車送大學新生入校被曝光 網友稱特扎眼
·聚焦“讀書無用論” 折射國人對高等教育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