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湯曉燕 文/攝 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的教室里,外省來的學生大概占了14%。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異地高考()”的新政策,并確定新政策從2013年開始實施。 新政策里規(guī)定,從2013年起,外省籍進城務(wù)工人員隨遷子女,只要通過浙江省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考試(簡稱中考)或符合浙江省流入地初中升高中條件,進入浙江省高中學校,從高一連續(xù)讀到高三,中間不中斷(因故經(jīng)批準同意休學的除外),取得高中學習經(jīng)歷和學籍,并且符合我省高考報名的其它條件,可以就地報名參加高考;這些隨遷子女的高考報名時間和辦法與本省籍考生相同;在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時,與浙江省戶籍學生享受同樣政策待遇。 昨天,記者采訪了下沙一些學生家長,看看他們對新政策有哪些看法。 新政策公布后,安徽過來的一家人松了口氣 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共有233名學生,其中外省學生33名,占14.2%。 “異地高考”新政策出臺后,記者了解到,這些外省孩子大多打算留在杭州讀高中。初三學生何子晴來自安徽安慶,爸爸何紅良開了家工廠,何紅良說:“政策公布后,我們?nèi)铱偹闼闪艘豢跉?。?/P> 何紅良是9年前來下沙的,女兒從小學五年級起轉(zhuǎn)到杭州。“我想讓女兒留在杭州讀高中,正打算存錢買房,讓孩子把戶口落在這里。現(xiàn)在有了這個政策就好了,覺得自己的壓力小了不少?!?/P> 女兒何子情平時讀書比較爭氣,她說,她的目標是考上杭州排名前四的高中。 她的同學,來自湖南長沙的石浪,也打算在杭州讀高中。石浪的爸爸石宏奇說:“我兒子從讀幼兒園開始,就一直在杭州?!?/P> 石宏奇在蕭山做些小生意?!霸敬蛩阍儋嵭╁X,咬牙在杭州按揭一套房子。現(xiàn)在政策公布后,我很開心,我覺得肩上的擔子輕了很多。” 讀初一的肖月,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在杭州讀書。肖月的爸爸肖安文說,讓孩子來這里讀書,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希望孩子留在身邊;二是覺得杭州的教育資源比較好。“我老家是農(nóng)村,教育資源比較差。以前我打算讓孩子杭州讀完高中,然后回老家參加高考?,F(xiàn)在新政策出臺了,我女兒也能在杭州參加高考了,省事多了?!?/P> 有些本地學生家長擔心,兒女競爭壓力會加大 “異地高考”的新政策出臺后,會不會加劇本地考生的壓力呢?對此,一些本地學生的家長顯得有些擔心。 張女士的女兒在下沙一所中學讀初中?!拔遗畠旱某煽儾⒉皇翘貏e好,她的目標是考上優(yōu)質(zhì)高中。這個政策出臺,肯定有很多外省考生留在杭州考高中考大學,這樣我女兒的競爭就會大很多,上好學校要難多了?!?/P> 不過,也有對新政策表示樂觀的學生家長。黃女士住在銘和苑小區(qū),兒子讀初二?!拔覍Ρ冗^,其他很多省的高考都比浙江要容易,這些省的考生來浙江高考,反而給自己增加難度,我要是他們,肯定回原籍參加高考?!?/P> 在下沙本土的家長QQ群里,有網(wǎng)友認為,本地學生的家長不必多慮,“其實很多外省學生更愿意回原籍參加高考”。 他說起同學的經(jīng)歷:高中同桌是青海人,想考浙大,高二起就考慮要不要回老家高考,雖然浙大在青海只招十幾人,在浙江招幾千人,但如果回老家參加高考,那么分數(shù)線會低很多,考上幾率會更大,后來他回老家高考,順利考上浙大。 文海中學教學主任說,大部分外省學生會選擇返鄉(xiāng) 文海中學初中部教學處主任汪曉認為,新政策出臺后,本地考生的壓力其實不會大,“在文海中學,外省學生只占總?cè)藬?shù)1%左右。很多到了初二就回原籍。” 汪曉介紹,一些外省孩子,在班里成績不算特別好。 但他們?nèi)绻亓死霞?,就能排到年級段?0名,上當?shù)刂攸c中學的概率非常大。 (錢江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guān)閱讀:
·志愿填報勝經(jīng)
·北京異地高考落實難 兩個北京家庭“戰(zhàn)爭”不斷
·宅男增多高校不能推卸責任 體質(zhì)不強何談棟梁
·浙江異地高考新政出臺 專家解讀實際影響
·南科大將在浙招生20人 測試智商不涉及應(yīng)試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