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交流。本報記者張躍峰攝 22日中午,在聊城大學西校區(qū)音樂學院教學樓考點前排隊參加考試的藝考生中,來自淄博的考生小程正與另外幾名考生圍在一起談論彼此報考的學校,他們幾個人大都報考了5個以上的學?;驅I(yè),多的甚至報考了11個學?;驅I(yè)。 談及為啥要報考這么多個地方,小孟說,只有報的學校多了錄取的機會才更大些。記者22日、23日先后隨機詢問的20多個考生中,普遍存在“撒大網(wǎng)撈小魚”的心理。 報考這么多的學校,考生們不僅要疲于奔命,而且花費也是不小的一筆數(shù)目。據(jù)陪著孩子參加的藝考的小程父親介紹,小程報考了7所學校,分別在濟南、聊城、北京、青島等城市考試,報名費加上往返路費、住宿費,少說也要花掉近萬元。 對此,聊城大學負責此次藝術類專業(yè)招考的一位老師建議,雖然有的考生報考的目的是為了“練兵”,但報考過程中也不要盲目報考太多學?;蛘哌^多專業(yè)。報考的學校多了,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錢財,更重要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以致于到最后身心俱疲影響正常發(fā)揮,錯失一些好的機會。 本報記者張躍峰 (齊魯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藝考部分專業(yè)淘汰98% 是“捷徑”還是“囧途
·藝考生普遍存在“撒大網(wǎng)撈小魚”心理(圖)
·藝考“大戰(zhàn)”打響 濟寧學院藝考競爭激烈
·藝考大軍“曲線求學” 考試過程不透明
·藝考部分專業(yè)淘汰98% 是“捷徑”還是“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