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凱里市龍場鎮(zhèn)一所35萬元建成的希望小學,投入使用了僅一年半時間就被棄用,現(xiàn)在成為垃圾站。 凱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龍運國說,對此,他“十分遺憾”。 35萬元錢打了水漂,希望小學成了垃圾站,你可以表示一下遺憾,民眾也可以感到遺憾,但是具體到捐贈者,聽到這樣的消息,恐怕就要憤怒了。 遺憾是怎么造成的呢?龍運國說該希望小學前身是龍場鎮(zhèn)老山村教學點,龍場鎮(zhèn)政府此前有計劃,將原老山村整體移民搬遷。為方便搬遷后的村民,也因為“岔河”也算是多山的貴州一片相對開闊的土地,于是當?shù)貙⑾MW定在此處。但后來整村搬遷難度大,多數(shù)村民未按原計劃搬遷過來。而新建的希望小學離村寨較遠,山路危險陡峭,致使學生人數(shù)一直很少,于是教育資源就這樣被浪費了。作為一所學校,規(guī)劃一定要慎重,村民都沒搬過來,希望小學先建了起來,難道沒考慮過搬遷不成功的風險?在經(jīng)濟不甚發(fā)達的當?shù)?,這所希望小學的建設是一件大事,除了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捐款20萬元、當?shù)卣€匹配了15萬元援建,對這樣的一個項目難道不需要認真考慮、層層論證?層層論證就論證出這么個結(jié)果? 規(guī)劃選址隨意還是其次,畢竟遠是遠了點,也好歹是一所小學,哪怕學生少,但是學校能讓這些學生進校學習知識,也算是撒播了一些希望的種子。可是變身為垃圾站,這就讓人絕望了。據(jù)說學校變身垃圾站的過程是這樣的,2010年,一條高速公路規(guī)劃需通過此處,于是征用了學校占地,僅剩下的11名學生也全部轉(zhuǎn)學了。之后,空校舍委托給了老山村村委會看管,是村里自行使用的,至于為什么使用著就變成了垃圾站,教育局表示并不知情。真的不知情嗎?當?shù)氐囊凰MW,居然成了垃圾站,當?shù)氐拿襟w都不報道嗎?一定要等外地媒體來報道才知道嗎?就算沒有媒體報道,凱里市教育局的領導以及工作人員都只會窩在辦公室里喝喝茶,看看報紙,從來不會去基層走訪一下?連這種事情都不知情,還要你教育局何用?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終于到了4%,可倘若都是這么個浪費法,占到10%又如何?真正能轉(zhuǎn)化為有效教育資源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投入成了垃圾,民眾稅收成了垃圾,愛心人士的捐贈成了垃圾,這中間有多少希望會被你泯滅呢? (錢江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guān)閱讀:
·小學生開學前扎堆社會實踐 單位直喊吃不消(圖
·希望小學成垃圾站 不只是遺憾
·微調(diào)查:“男女有別”的小學三年級寒假作業(yè)
·長沙小學三年級學生開學領到“性啟蒙”課本
·港劇劇照變身小學課本配圖 娛樂有余嚴謹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