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義工生活,兩名高中生對幸福的含義有了新的認識,父母說他們成熟了
易力在尼泊爾學校做義工,與當?shù)貙W生合影留念。 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苑鐵力 翻拍 夏彥(左)和易力(右)。 開學2天后,巴蜀中學國際部高二學生易力才重返班級上課。僅僅1個月不見,同學們發(fā)現(xiàn)易力黑了,瘦了。同樣變黑變瘦的還有高一年級的夏彥。 這個寒假,通過向尼泊爾志愿團提交申請,易力和夏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當了近一個月的志愿者(義工)。回國后,易力的母親說孩子比以前成熟多了,那一萬元花得值。 計劃 曾遭父母反對 易力早在去年10月份就開始琢磨如何過一個非比尋常的寒假。 “第一個蹦出來的想法就是出國做義工?!蓖ㄟ^搜帖子、逛論壇,易力選擇了緊鄰中國西南部的尼泊爾,因為其他國家的志愿者大都要求18歲以上,而尼泊爾沒有年齡限制。 聽說易力打算去尼泊爾當志愿者,高一學生夏彥也決定加入,“與其讓寒假在平淡中度過,不如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钡蚯》曛袊r歷新年,與易力一樣,夏彥的出國計劃也不出意料地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為了表明決心,夏彥特意做了一份20多頁的出行策劃書給父母看,其中包括對尼泊爾志愿團項目的說明,對當?shù)丨h(huán)境人文的介紹,以及自己這一個月的大致安排?!?011年,我查閱到尼泊爾的GDP在全球排名很低,但當?shù)氐男腋V笖?shù)卻相對靠前。所以我準備了100份幸福指數(shù)調查問卷,想在擔任志愿者期間尋找到答案?!弊罱K,家長被孩子們的執(zhí)著打動了。 工作 用肢體語言交流 1月30日晚上9點,易力抵達加德滿都的特里布萬國際機場。在尼泊爾志愿團的安排下,2月2日,易力到當?shù)匾凰W擔任中文老師,主要從數(shù)字、稱謂和職業(yè)的中文名詞入手教學。 中午12點50分到下午2點10分之間上兩節(jié)課,休息1小時后,下午4點,再到小診所給西班牙醫(yī)生Juan幫忙已成為易力每天的工作內容。在這間十多平米的小診所里,只有一名醫(yī)生,但每天看病的不下20人?!皝硇≡\所看病的都是一些生活貧苦的當?shù)厝恕!币琢φf,因為當?shù)厝舜蠖嗖粫?!--keyword-->英語,自己只能用肢體語言與他們交流。雖然不用言語,但他的默契也受到了當?shù)厝恕半p手合十”的誠懇致謝。 夏彥的志愿者工作是當小學3個年級4個班級的中文老師。為了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夏彥讓學生在畫圖中認識漢字,或是在班級里搞競賽,獲勝的小組成員將每人得到夏彥從中國帶來的一顆奶糖。 課余時分,夏彥通常會拿起一摞調查報告在加德滿都走街串巷。“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我看到有2名身穿制服的警察正在疏導交通。他們走到人行道上,我趕忙上前請他們幫我填寫調查問卷。讓人意外的是,他們還用對講機喊來另外3名警察幫助我?!边@讓他挺感動。 過年 自制底料吃火鍋 2013年除夕夜,這是兩個男孩第一次離開家人在異國過年。除夕下午,兩人揣著信用卡直奔加德滿都一家4層樓的大型超市。海椒、花椒、麻油、蟹棒、蘑菇……只要與火鍋這個詞挨得上邊的食材,兩人就往小推車里放。當天共花了6000盧比,相當于人民幣500多元。 作料是現(xiàn)炒的、高湯是速溶的……雖然兩人都不怎么會做飯,但在廚房里忙活時,卻把尼泊爾的朋友看得一愣一愣的。為了更像重慶老火鍋,兩人還把椅子搬到了廚房的灶臺邊,6個人圍著鐵鍋,邊吃火鍋邊聊,“當時覺得世間美味也不過如此呀!”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 劉冰鑫 兒子比以前成熟多了 父母說法> “他一直在默默地準備,我們夫妻都不曉得,還是侄兒透露的風聲?!币琢Φ膵寢屖Y紅梅說,兒子這次出行是“先斬后奏”。待易力申請完畢,準備買機票的時候,他才向父母坦白?!叭叶紙詻Q反對,他還是一個未成年人,萬一出去有點啥子事啷個辦?” 從得知兒子著手籌備到尼泊爾當志愿者開始,蔣紅梅一直在做思想斗爭,但見兒子心意已決,她還是成了家中最先向兒子妥協(xié)的人。她說:“后來一想,任何事情都有風險,但不能因為怕?lián)L險就不放手,出國擔任志愿者是一次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不錯機會?!苯涍^近1個月的“打磨”,回國后,蔣紅梅感嘆,兒子比以前成熟多了,這一萬塊錢花得值。 幸福源自內心 要積極生活 出行收獲> “我完全是路癡,但只要當?shù)厝瞬煊X你迷路了,80%的人都會為你帶路?!币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易力卻被尼泊爾淳樸的人際關系所觸動。易力稱,以前的自己待人熱情,但免不了對陌生人有所防備,但在尼泊爾,自己為預先設防的心理感到羞愧。 在夏彥的幸福感問卷調查中,50%的人對自己并不高的收入表示滿意,70%的人有超過10人以上的好朋友,100%的人對生活始終抱有積極的心態(tài)……回國后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夏彥說,“幸福感不與收入掛鉤,它是人們內心深處不自覺的體會。只要對生活充滿積極的信念,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幸福?!?/P>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兩高中生寒假赴尼泊爾做義工 忙碌中收獲幸福
·回望中學里的藝術教育:我們的愛,真的該純粹
·“光盤”行動走進烏魯木齊中學校園
·福建南安英都中學校長:盼閩南文化在校園生根
·石家莊:殘疾兒童將享受小學至高中全免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