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網(wǎng) 直擊決策 根據(jù)《山東省普通高??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姟罚瑥?014年起,山東將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就地高考(微博)”的省份 若干年之后,徐功穎終于盼來了好消息。 “我們也不用為孩子上學回老家了”,到山東打工15年,這位河南人所謂的好消息,就是2014年山東省即將實行的“就地高考”新政。 孩子2歲時隨他到山東,幼兒園、小學、初中,直到高一,一直都在山東上學。按照原來的打算,“在高二時我們就要把孩子送到老家去參加高考?!边@就意味著,夫妻倆肯定有一個要跟著回老家。 事關孩子的未來,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體驗。眼下,在山東省,一大批類似徐功穎情況的家長和他們的孩子們正遇到“好運氣”。一方面,“百年大計”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飽含全社會的期待和壓力,另一方面,歷史和現(xiàn)實雙重原因使得教育改革步履蹣跚,“穩(wěn)中求進”遠沒滿足需求?!熬偷馗呖肌钡某雠_,無疑釋放了一個好信號。 這“星星之火”,能否在全國燎原? 在采訪中,部分教育部門負責人、專家、老師表現(xiàn)出“謹慎地樂觀”:在就地高考的道路上,“前途是光明的”,但有很多難關要闖。 山東“破冰”,多少考生會選擇就地高考? 一顆石子投入湖中,山東的“破冰”之舉到底能激起多大“漣漪”? 以徐功穎為代表,大批在山東務工的外來人員子女回戶籍地高考的煩惱得以解決。以山東省青島市為例。按照該市教育局的統(tǒng)計:目前,青島市義務教育段,也就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數(shù)已達到12.5萬人,占全市義務教育段在校生的18%。再加上幼兒園、高中段,外來人數(shù)相當可觀。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新入學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每年都在以萬人以上的速度增加。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山東的高考新政策。“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講,山東省這個措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它的示范性和推廣性不是很突出?!饼R魯師范學院周衛(wèi)勇主任認為。 “山東作為一個考生量大而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的省份,升學的競爭壓力很大。同樣的分數(shù),在某些省份可能能上北大了,但在山東可能就只能去??茖W校。所以很多年以來,都只聽說山東考生跑到外省參加高考,很少聽說有考生到山東參加高考的?!?/P> 他的觀點得到山東濟南市教育系統(tǒng)某負責人的認可。后者表示:“就地高考放開,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選擇在山東參加高考,不少考生和家長還是會權衡一下。”該負責人認為,考慮到山東的升學壓力,很多家長還是會比較在老家和山東考,哪個地方更有利于孩子上大學。 在采訪中,相當部分的觀察者認為,山東作為教育大省,基礎教育質量高,考生基數(shù)大,而在山東省內能享受的政策優(yōu)惠有限。相比較而言,外省考生選擇在山東考試,被知名大學錄取的機會肯定不如某些邊遠省份。所以,開放政策雖然給流動人員的子女提供了方便,但是能有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 孔雀飛不飛,關鍵在于高考錄取是否公平 長期以來,我國各地實行高考戶籍限制政策,即本地只接受戶籍考生在當?shù)貐⒓痈呖迹@樣就導致廣大非戶籍考生只能回到原籍所在地參加高考。外地孩子在中考前或者高一、高二時就提前回家鄉(xiāng),這在山東各地是普遍現(xiàn)象。 每臨中高考,“孔雀東南飛”的現(xiàn)象讓青島27中校長劉文波頗感無奈和心痛,“初一入學時有140多,到現(xiàn)在初三只剩下110多了。這些回去中考的學生,很多都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薄耙驗檫@些孩子即使考上了青島的高中,也不能在青島參加高考,很多學生為了適應當?shù)貙W習和考試,在中考報名時就得回鄉(xiāng)考老家的高中。” 山東濰坊一所高中的李校長與劉文波有同感:“比如說外省的,高考試卷都不一樣,學生肯定要提前回去適應,否則就會影響高考成績?!钡魇^(qū)的課程、考試都有較大差異,習慣了當?shù)亟滩牡膶W生回到原籍參加高考,加上高考前夕來回奔波,考生很難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各大學的高考錄取名額沒有公平分配。像北大清華復旦等一類院校,給山東、河南等省份不過幾十個名額,卻招收大量本地生源。大學的招生名額應該按省區(qū)情況合理分配,分數(shù)線應該不要差距太遠。給外地學子一些比較平等的機會。”此前,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廉州中學副校長周懷慷的這番話讓我們深思:能不能留住山東非戶籍考生,決定性因素在山東省外。 “星星之火”燎原,下一個“山東”在哪里? 在教育改革問題上,“先易后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但面臨著現(xiàn)實諸多難題困擾,“就地高考”也存在著“推廣難”困境。 長期以來,山東高考以“考生多、(優(yōu)質高校)資源少、錄取分數(shù)高”為特征,即使外地考生“落地”,在很大程度上也很難對本地考生造成太大沖擊,這是新制度能率先在該地“破冰”的“容易”之處。 “山東在全國率先突破戶籍障礙,帶了個好頭,這對于打破就地高考的困局是有幫助的?,F(xiàn)在破解就地高考難題最困難的是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我們不能要求他們也立馬跟著山東開放,而是要等其他地區(qū)逐漸開放限制之后,再來突破最難的區(qū)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的觀點,是目前大部分教育人士的顧慮所在。 “山東開放高考戶籍限制,對山東本地產(chǎn)生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如果換作北京和上海就不一樣了。”齊魯師范學院周衛(wèi)勇認為,“北京現(xiàn)在就人滿為患,如果也按照山東這種模式開放,必然會造成基礎教育負擔的加重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難以負擔。短時間之內,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開放戶籍限制都不大現(xiàn)實。至于說其他省份,像陜西,優(yōu)質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同時高考競爭也不是很激烈。如果高考戶籍政策放開,大量外地學生轉過去,必然會影響本地人,會遇到很多阻力。教育是一項民生工程,地方政府必然會謹慎考慮這個問題?!?/P> 實際上,在“就地高考”問題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人口流入大,教育資源集中,卻是“最難啃的骨頭”他們因為人口容量有限,才真正考驗改革者的智慧和魄力。這一點,即使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也承認。 “我們鼓勵各省市結合實際,盡快推出"就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確實存在難度的,教育部將具體協(xié)調。同時,"就地高考"也不意味著完全開放,而是存在"條件準入":一方面要考慮城市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長滿足在當?shù)毓ぷ鞯葪l件?!苯逃坎块L袁貴仁表示。 在大部分受訪者看來,由山東“破冰”之點,到全國“棋局”之面,乃至推而廣之到教育制度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成,“需要長期的打算”。而這也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共識和努力。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最受高考生關注的院校排行:北京大學排第一
·貧困縣萬名學生將享受高考優(yōu)待
·汶川重建:順利組織兩次高考 災區(qū)教育屹立不倒
·湖南常德市高中生可在家門口參加“美國高考”
·今年名校定向招收萬名寒門學子 京高校招13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