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教育部規(guī)定的“年底大限”即將到來之時,備受關注的北京、上海、廣東三地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今天相繼出臺。 與其他省份相比,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流入人口數(shù)量巨大的中心城市,解決異地高考問題顯得更為艱難。因而,三地方案的出臺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各地相繼出臺方案 2012年被認為是“異地高考”的破局之年。 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工作的意見》,該意見要求,2012年年底前,31個?。▍^(qū)、市)要因地制宜出臺各地隨遷子女參加升學考試(包括中考和高考)的具體政策。 10月31日,黑龍江率先公布了異地高考方案,成為第一個明確異地高考具體門檻的省份,之后又有安徽、重慶、河北等11個省份先后公布方案。 巧合的是,廣東與北京、上海同一天發(fā)布“分步走”的方案。廣東根據(jù)城市承載能力,于2013年、2014年、2016年3個時間節(jié)點,分步驟分層次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廣東高考的問題,并同步要求各地市于2013年3月前出臺異地中考政策,并于當年開始實施。上海的方案則明確了要與《上海居住證管理辦法》相銜接,其思路也是“逐漸放寬、分步推進、合理梯度、不斷深化”。 中心城市開口必須直面的壓力與難題 綜觀已經公布異地高考政策的省份,黑龍江、安徽、重慶、河北、湖南、浙江、吉林、遼寧等省市確定在2013年正式實施異地高考方案,而山東、福建、江西等省將在2014年開始實施。 與這些省份相比,北京、上海、廣東的政策從制定過程到內容都顯得十分艱難,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確實,解決異地高考問題,難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流入人口數(shù)量巨大的中心城市。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fā)言人線聯(lián)平坦承:“這是個復雜的社會管理問題。北京作為首都和特大城市,面臨的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要妥善處理人口與資源、環(huán)境的矛盾。目前,本市常住人口2000多萬,已經遠遠超過國務院2003年批復的總體規(guī)劃提出的到2020年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的調控目標,北京的資源環(huán)境面臨嚴峻挑戰(zhàn),人口過快增長同時帶來的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從深層次制約著北京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是需要妥善處理各級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近年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持續(xù)快速增長,從2011年開始隨遷子女高峰期與本市戶籍學齡人口高峰期疊加,到2014年,全市小學一年級入學人口將由目前10萬人左右劇增到18萬人左右,增長率高達80%,小學在校生總量將由目前的68萬人左右增加到84萬人左右,之后幾年仍將呈持續(xù)增長趨勢。 三是需要統(tǒng)籌考慮京籍學生和非京籍學生升學考試利益。國務院辦公廳《意見》提出“保障當?shù)馗呖间浫”壤灰蚍蠗l件的隨遷子女參加當?shù)馗呖级艿接绊憽?,但由于教育資源供給能力的客觀限制和現(xiàn)行高考招生體制的束縛,同時,增加高校招生計劃、提供借考服務等工作還需要國家主管部委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以及人口流出地省市的協(xié)調配合,如何有效平衡京籍學生和非京籍學生的升學利益,難度很大。 記者在之前采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人認為戶籍制度是導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但是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也有輿論認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異地高考無助于實現(xiàn)教育公平,反而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譬如大城市人口惡性膨脹,催生新的限制標準,當?shù)厝说慕逃龣嘁姹幌魅醯取?/P> 未來人口社會系統(tǒng)工程的完善勢在必行 即使是在流動人口中,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也有很大差異。 一位從黑龍江來北京工作的國企高管說:“我每年所繳的個人所得稅就有一二十萬,我們給北京所作的貢獻巨大,我們的孩子理應與北京的孩子享受同樣的待遇?!?/P> 與這位國企管理者類似,很多具有高學歷、高職位或在京經商有著高收入的人群中,他們所要求的是純粹的“同城待遇”。 而在北京擺水果攤的李大姐有3個孩子,在她看來,“穩(wěn)定收入”、“穩(wěn)定住所”等條件她家根本無法達到,對他們來說在北京“只要能上小學初中就行了。” 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不僅是單純的教育改革,還涉及到就業(yè)、住房、社保、公共服務、人口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綜合改革,更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線聯(lián)平指出,必須根據(jù)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產業(yè)結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在進一步完善本市進城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jù)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yè)、居住、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綜合因素,明確其隨遷子女在京參加升學考試的資格條件和先后順序,爭取在2013年出臺與之相掛鉤的隨遷子女升學考試辦法,建立起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京參加升學考試的常態(tài)化長效機制。 雖然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異地高考政策還沒有達到群體龐大層次復雜的流入人口的要求,但是,這一步邁得很不容易,“小步快走”也不失為一種更加穩(wěn)妥的方式。 記者 樊未晨 堵力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廣西出臺異地高考方案 2013年國慶起施行
·江蘇異地高考方案公布 需具江蘇普通高中學籍
·江蘇省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高考方案公布
·北上廣異地高考方案遭質疑 專家稱是隔靴搔癢
·異地高考堅決反對任何無關設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