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學子拜“許圣”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臨近2013年的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河南省漯河市1000多名高考尖子由校方負責人帶隊,紛紛到被譽為文曲星的許慎文化園祭拜,祈愿在今年高考中能金榜題名。 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考前放松的方式而已,無傷大雅,況且,這也是幾千年來一種祭祀先祖的傳統(tǒng)。但是,也有不少反對者稱,這么做很傻很天真,浪費了寶貴的備考時間。 連日來,河南漯河許慎文化園迎來一批又一批身披黃絲帶,穿統(tǒng)一校服的高三學子,敬獻花籃、凈手上香、向先賢許慎三鞠躬過后,不少同學還在文化園的許愿樹上系上了像征自已的心愿的黃絲帶,希望自已已能在即將到來的高考中金榜題名。 考生:剛才我許的愿就是希望能夠保佑我考上理想的大學。 考生:我的目標是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希望老祖宗能夠保佑我們。 許慎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經(jīng)學家、文字學家,以編著《說文解字》一書聞名于世,有字圣、文曲星之稱,他的老家在河南郾城,今屬漯河。當?shù)貫榱思o念這位先賢,修建了許慎文化園。據(jù)了解,此次參與祭拜的1100多人是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實驗高中等5所學校的學生代表,學習成績是否優(yōu)秀?是不是尖子生?并不是唯一入選的指標。漯河二高辦公室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不是全部都去,有的學生還上課,部分學生。參加這個不是光看成績哩,德智體,它只是一方面吧。 拜了許夫子這位文曲星就能金榜題名嗎?學校組織高三學生參加這種活動是否恰當也在當?shù)厝罕娭幸鹆藷嶙h: 市民:這種事兒吧不可信,給自已增加信心吧,寄托一種信念,但是主要在于個人的實力。 市民:這都是自已的一種愿望吧,一種心靈的寄托吧,高考還是憑自已的實力啊。只要能夠增加自已的信心,不應該拘泥于怎樣做。 記者采訪一名參與祭拜活動學生的家長,他說,孩子是自愿參加的,如果可以幫助緩解高考前的緊張情緒,也無可厚非: 家長:他自已也愿意去,不過是學校集體組織的,許的就是高考能考個好成績。我覺得小孩高考,能有個好心情,心情好了考的分數(shù)不就高了?考上考不上和拜不拜沒有啥聯(lián)系,但是有個精神寄托一下。 記者:這個事兒你贊成不贊成? 家長:贊成嘛。 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李迎安認為,拜許慎當然不是金榜題名的靈丹妙藥,但如果是為了傳承弘揚許慎的治學精神,讓考生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jīng),也有其積極的意義: 李迎安:保佑學生在高考中金榜題名取得好的成績,明顯是荒唐的,恐怕連學生也不會相信。所以如果說學校組織這個活動打著這個主題的話,肯定是欠妥的。馬上就要高考了,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比較緊張,去放松一下心情,調解一下情緒,讓學生們去學習先賢們的治學精神,我想如果他是這種考慮的話,這個活動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高考前后家長、學生去求神拜佛,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也是個人自由。但作為學校來說,鼓勵學生、紓解壓力并非僅有祭拜一種方式: 熊丙奇:高考前學生可能的確有心理問題,但是緩解學生心理問題要通過科學的方法,比如說安排心理老師,進行心理輔導。但這個學校采取的這種方式,顯然不是科學的方法。不但不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問題,反過來可能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 熊丙奇認為,無論學校是否承認,拜文曲星許慎的舉動,本身就暗含著對分數(shù)、對功利的追逐,而這與現(xiàn)有的高考升學率壓力及評價制度密不可分: 熊丙奇:對于中學來講,培養(yǎng)學生應該具有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人,在學生高考之前,學校集體組織學生燒香拜佛,跟我們育人的目標是違背的。從這件事來看,是目前學校在功利化的辦學目標之下,教育嚴重的異化,甚至是不顧教育底線的一種做法,在一個現(xiàn)代的學校,雖然他們說這是緬懷圣人,或者是緩解學生心理壓力,都不能掩蓋問題的實質。(中廣網(wǎng))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山東50院校30專業(yè)無人報考 70專業(yè)報考不超5人
·青海湟川中學國際班16名學生參加2013美國高考
·四川要求做好抗震保考 確保高考安全順利進行
·河南漯河千余高考生拜“文曲星” 臨時抱佛腳引
·北京:今年高考難度降低 1.3萬考生享受照顧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