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雅中學、廣大附中等五所高中的“特色課程”將首次在中考獨立批招生。有學校為吸引學生拋出誘人條件。面對“特色課程”,不少家長糾結(jié)了,看起來是很美,但學校的承諾是否可信?學校是否進入獨立批“掐尖”?特色課程變作學校招生的籌碼? 撇開更加復雜的招生門檻和教育局的用心不說,按照當前教育行業(yè)的基本邏輯,其實家長最后只關(guān)心有什么途徑更容易被名高中錄取,而高中關(guān)心的是如何搶到好政策將成績好的學生招進來。以培養(yǎng)多元人才為出發(fā)點的空中政策,落到地上很可能就變成戴面具的生源大戰(zhàn)。 因此,難免引發(fā)評價:以特色班的名義招生,但把孩子送過去真的能成為特色人才嗎?高一時孩子進入特色課程班,但高二就要文理分班,孩子還能得到特色培養(yǎng)嗎?就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分野來看,二者長期確實存在裂痕和斷層。很多高考()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到了大學卻往往無法適應大學的思維訓練和教學安排。高中生就像在單一的管道中爬行三年,到了大學就突然墜入一個無邊無際的學習空間。尤其大學越來越強調(diào)通識教育,光靠扎實的中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成績,確實未必能應對大學寬口徑的學問檢驗。甚至很多人都會慨嘆不知道自己高中學了些什么。 如今的特色課堂,如果真的像一些高中對外宣傳的那樣摻入了大學培養(yǎng)的因子,這就如同提前向高中生播灑高等學堂雨露,讓學生終于見到了教授而不只是中學教師,還讓機械化生產(chǎn)的高中課堂有了一些學府情調(diào)。或許這就是教育界所期待的特色文化吧。既然遲早都要進入大學,那么讓高中生提早在思維上與大學對接,也未嘗不是個良好的探索。 然而,這種培養(yǎng)與其是說為學生鋪路,還不如說是在進一步挑戰(zhàn)高中生的潛能。高中生必須對自己的興趣有更清晰的判斷,并在課業(yè)上開始做好準備。以執(zhí)信元培班為例,授課老師由執(zhí)信和中大工學院團隊組成。這意味著學生不但要物理超好,更要有打算進入工科的心理準備。同時,大學方面也必須能精確引導這些中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如果只是泛泛做科普式的講座,那么特色班就沒有多大價值了;可如果大學課程高中化,又肯定會加重學生負擔,畢竟高考是考高中生而不需要理會大學學什么,更不是為了和大學對接。若是真的要和大學形成有效對接,不妨參考時下被非議的AP國際班在高中的滲透,因為那種確實是成體系的讓高中生修讀美國大學學分,并且成績達標是可以進入美國一流大學的。 若是僅僅用特色文化作為調(diào)劑品,那就不要給家長太高期望,畢竟堡壘一樣的高考教學制度不是靠特色課程能軟化的。 (羊城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guān)閱讀:
·面向大學的高中“特色班”能走多遠
·江蘇一中學現(xiàn)“懷孕審批”雷人規(guī)則:校長簽字方
·廣東博羅縣5名落江失蹤中學生全部溺亡
·最牛家長:孩子高中3年 老爸玩3年填志愿攻略
·高中提前招錄志愿出臺 自薦生兩志愿不分先后
|